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Hú

胡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谥号为姓氏,源于妫姓。帝舜后人胡公满受封于陈,建立陈国,后为楚所灭,子孙有以胡为姓氏者。二是出自少数民族改姓,北魏鲜卑族有纥骨氏,进入中原后改为汉姓,称胡氏。又汉代胡广本姓黄,后改姓胡。三是少数民族姓氏。西域敕勒族有胡姓。

胡姓起源于周初封地陈国(今河南淮阳),后南迁至新蔡,北至山西。汉代胡姓迁入陕西、甘肃、山西、山东、湖北等地。西晋末年,胡姓从中原渡江南下,先迁到安徽,至福建,后入居台湾。如今四川、湖北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、山东等地多有此姓。

胡姓历史人物有胡瑰,后唐著名画家,尤工画马,用笔清劲细密,而骨骼体状都生动有神。代表作《卓歇图》,前半幅表现游牧生活的场景,后半幅表现贵族宴饮的场面。现藏故宫博物院。胡应麟,明代诗人、文艺理论家。挚爱古文,兼善各种文体。代表作《诗薮》完整而系统地对自周至明的作家、作品进行探讨,对中国诗学逐渐走向理论化、体系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胡适,中国现代学者、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,曾获英美各大学名誉博士学位30余种。1917年发表《文学改良刍议》,提倡文学改革。著有《中国哲学史大纲》《先秦名学史》《白话文学史》等。

胡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五十八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妫姓。周武王封舜裔虞满于陈,谥胡公,因以为氏(6,7,12,17,60)。②周时胡国(故城在今安徽阜阳西北2里),后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4,17,21)。③北魏时改代北纥骨氏为胡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2,17,60,70)。④匈奴人姓(242)。⑤敕勒族有胡姓,见《周书》(60)。⑥清满洲人姓。世居三韩、辽阳、沈阳等地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库雅拉氏、瑚佳氏、瑚尔佳氏等后均改为胡氏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⑦景颇族姓勒排氏,汉姓为胡(168)。⑧赫哲族胡什喀哩氏,汉姓为胡(186,187)。⑨达斡尔族华拉斯哈拉所属华力提莫昆,汉姓为胡(189)。⑩土族苏胡氏,汉姓为胡(195)。⑪锡伯族胡西哈里氏,汉姓为胡(201,433)。⑫普米族穷扛尼氏,汉姓有胡、相等氏(145)。⑬傈僳族莫比时氏,汉姓为胡(150)。⑭佤族仲瑙氏、曼勘布氏等均汉姓为胡(161)。⑮壮族姓(109)。唐、宋时岭南壮族先民以部族旗子颜色为姓,因黑色得姓为乌。胡为音译(250)。⑯回(176,344)、黎(106)、侗(113)、瑶(118)、彝(130,132,380)、苗(135,380)、蒙古(255,344)、畲(244)、东乡(211)、土家(387)、台湾土著(385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新蔡、安定、洛阳(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.3%。为中国人口最多19个姓之一。尤以四川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13%。湖北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、山东、湖南等省亦多此姓,上述七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%。【人】 胡广,汉时太尉(6,21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金溪、峡江,广西之田林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泸水、河口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蒙、回、壮、土、鲜、白、苗、瑶、水、拉祜、土家、赫哲、达斡尔、普米、锡伯、仡佬、纳西、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本古国名,乃周之同姓国。郑樵注云: “子爵,其地在今颍州汝阴西二里胡城是也。定公十五年 (公元前505年),楚灭之,其后以国为氏。” 系出姬姓。②又云: “胡公满封於陈,其后亦为胡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姓谱》 亦云: “系出妫姓。舜裔胡公满之后。” 望出安定、新蔡。③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注云: “后魏献帝以兄为纥骨氏,后改为胡。” 此当出自鲜卑族。④又据《楚国先贤传》 云: “胡广,本姓黄,后改姓胡。” ⑤又据 《周书·李远传》 云: “勅勒有胡姓,后周胡琮是。”又,郑樵云: “乐陵之胡赐姓李。” ⑥为清代满族姓氏瑚佳、瑚尔佳所改。见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。⑦为赫哲族之马林卡“哈拉”所改。“马林卡”,汉意为“”,本氏族名,即以虎为图腾的氏族。因以名族,亦以为姓。或以汉意“”音,谐“” 而为单姓。⑧达斡尔族之胡姓,为胡尔拉特“哈拉” 所改。盖取其哈拉 “胡尔拉特” 之首音谐 “” 而为单姓。⑨傈僳族之胡姓,亦源於氏族图腾 “”。传说有一姑娘进山打柴,遇上一只老虎,此虎变成一位小伙子,于是两人一起生活,其后代就是虎氏族。傈僳语为 “腊扒”,或依其汉意 “” 音谐 “” 而为单姓。⑩普米族之胡姓,出自 “熊-杠尼” 姓,此以房族名为氏。(11)白族之 “”,源於原始图腾“腊波”,汉意为“虎氏族”,或以汉意 “” 为姓,或谐虎音而以“”为姓。(12)锡伯族之胡姓,则为胡西哈哩 (或作胡西哈尔) 氏所改,盖取其首音谐 “” 而为单姓。注⑦——(12),见《中国人的姓名》。

汉代有胡芳,桓帝时为并州刺史; 唐代有胡元范,诗人; 宋元之际有胡三省; 明代有胡应麟; 清代有胡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hū【源】有熊氏各族有貙氏,见翦伯赞《中国史纲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伍参

    读音:wǔ shēn楚伍参之后,支孙以为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三邱

    读音:sān qiū《蜀志》有三邱务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地为氏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“三邱”,本地名,或“以地为氏”。《蜀志》有三邱务。或作“三丘”。

  • 老龙

    读音:lǎo lóng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。(见《庄子·知北游》)

  • 扎糱兒歹

    读音:Zhámǎ’ér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扎马儿歹氏(13,2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扎玛勒岱〕(24)。

  • 读音:C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系刺姓分族。”未详其他。(按:《汉语大字典》无此字。姑予收录。)

  • 读音:Jìn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,山东之鱼台、昌乐、平邑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芷江,云南之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

  • 鄋瞒

    读音:Sōumán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注引《姓考》云:“鄋瞒国,漆姓,本防风氏之后。”且注:“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漆姓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注“鄋”云:“也作‘’。”又注:《左传

  • 馬塔爾

    读音:Mǎtǎěr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金格之继妻为马塔尔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cí【源】 ①茨,草名,因以为姓(60)。 ②茨芘氏或改为茨氏(60)。【望】 桂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茨充,东汉时宛人,桂阳太守(11,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