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án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郑穆公名兰,支庶以王父名为氏(6,7,11,12,17)。②楚大夫食采于兰(故城在今山东枣庄东50里),其后因以为氏(8,17,62)。③三国时匈奴四姓中有兰氏,系贵族(6,12,60,70)。④北魏时孝文帝改乌洛兰氏(即赫连部之乌落兰氏)为兰氏(12,17,44,70)。又,代北乌桓氏(7),乌兰氏(21)后均改为兰氏。疑误。⑤元温都尔,喀喇氏,祖名阿尔斯兰,子孙遂以兰为氏(24)。今蒙古族姓(344)。⑥裕固族兰恰克氏,汉姓为兰(198)。⑦彝(130)、土家(387)、满(344)、回、壮、俄罗斯、瑶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中山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1%。尤以湖南、福建、江西等省多此姓,3省兰姓约占全国汉族兰姓人口57%。【人】 兰广,汉时武陵太守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监利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、河口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蒙、苗、侗、彝、傣、壮、黎、畲、回、瑶、藏、土家、仡佬、撒拉、裕固、布依、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,郑穆公裔也。穆公名兰,其支庶以王父名为氏。”②又注: “ 《后汉书》南匈奴国姓有兰氏。”③又云: “ 《河南官氏志》:乌兰氏改为兰氏。” ( “乌兰”,《姓氏词典》 引作“乌落兰”。) ④为元代蒙古族喀喇氏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载: “温都尔,喀喇氏”,“以祖名阿尔斯兰,遂以兰为氏。”⑤瑶族之 “背篓瑶” 兰姓,相传为兰得马之后。⑥畲族之兰姓,乃畲族四大姓之一。传说为龙期 (槃瓠) 之后。⑦裕固族之兰姓,则由 “兰恰克” 氏所改。本为户族名,以为姓。后或取lánqiàkè之首音 “lán” 谐以汉字 “” 而为单姓。

南朝梁有兰子云; 十六国时前秦有兰珠; 唐代有兰宗周; 明代有兰侃,洪武进士; 又有兰玉,成化进士; 又有兰廷瑞,有诗名; 清代有兰第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沼兀列惕

    读音:Zhǎowùliètì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引《蒙古秘史》收载,未道其详。

  • 读音:sǎn【源】 ①周文王时四友之一散宜生之后(7,17,60)。②西夏人姓(31,101)。③清时蒙古人姓(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〕(17)。【望】 江夏(17,418)。【布】

  • 马服

    读音:mǎ fú赵奢封马服君,子孙氏焉。(见《姓解》)

  • 錫喇德

    读音:Xīlǎdé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扬什木(23,63)。【变】清正白旗蒙古护军赶福之妻为西勒忒氏,正蓝旗蒙古马甲董宁之妻为锡拉努特氏(260),〔西勒忒〕、〔锡拉努特〕等似均为锡喇德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yóng姓也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读音:lǜ【源】 ①汉王莽时有律人,见《梦溪笔谈》。律人为官名,或以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 ②或为斛律氏、耶律氏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 河南遂平(62)、吉林扶余(

  • 读音:Láng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榔,即梹榔,疑即以此物为姓。)

  • 訾娵

    读音:Zīzōu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。其注“訾”引《风俗通》云:“帝喾妃訾娵氏女……”后有訾氏,亦当有訾娵氏(訾氏乃訾娵氏之省),或作“訾陬”,又作“娵訾”。

  • 副伏羅

    读音:Fùfúluó【源】 以部落为氏。高车12姓,第10为副伏罗氏(6,11,44,60)。历史上高车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以部落为氏。高车十二姓,十曰副伏罗氏。”铁勒族北魏称

  • 读音:Qiáng/Chyang,Chiang【综】 又音强(Qiǎng)(16,21)。【源】 ①系自任姓。黄帝四妃嫫母氏次子禺阳,禺阳之裔禺号之后有禺彊氏(18),禺彊氏之后有彊氏(8,60,6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