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
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或以地名为氏(62)。【布】甘肃临泽(352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临汾、朔州、忻州,湖北之武汉,云南之通海、邱北,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或以地名为氏(62)。【布】甘肃临泽(352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临汾、朔州、忻州,湖北之武汉,云南之通海、邱北,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ì jǐ代北人姓。后改为几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Chǔruǎn【综】 系由褚、阮二姓所合成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tài bó【源】 春秋时吴后有泰伯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太伯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吴后有泰伯氏。即太伯氏。”此以次
读音:liù【音】 亦音Liù(75,77,91)。【源】 ①系自偃姓。皋陶之后封于六(故城在今安徽六合北,或舒城东南60里),后灭于楚,子孙遂以国为氏(4,12,15,60)。 ②明时方孝儒拒为明成
读音:Shìqiá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,称: “春秋时齐国贵族有此姓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即士疆氏。”
读音:/Eh,Oh,Ngok,Gok,O鄂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邑名为姓氏。春秋时,晋袁侯光曾封于鄂邑(今山西乡宁南),其支庶子孙以其原封地鄂邑为姓。二是以祖辈封号为姓氏,
读音:Shèng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长白山色钦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盛氏(180)。【人】 清正黄旗满洲护军黑达色之妻为盛佳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长白山、
读音:páo【源】 为庖姓所分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、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载。其据《潜
读音:Èmókè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外抹歹”。
读音:yòu zǎi【源】 春秋时卫国之官有右宰,其世官者氏焉(7,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右氏(60,62)。【人】 右宰丑,春秋时卫大夫,涖杀州吁于濮(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