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Xì

郤姓的来源是以封地为姓,出自姬姓。春秋时,晋献公征伐翟人,叔虎奋勇当先,带领晋军打败了翟人。事后晋献公把郤邑(山西泌水下游一带)封给他,建立郤国,为子爵,称郤子,其后遂以封地为姓,形成郤氏。

郤姓主要发源于今河南焦作、新乡一带,汉唐时期在济阳郡(今豫东与鲁西南一带)形成望族。如今郤姓主要分布在北方。

郤姓历史人物有郤犨,春秋时晋国大夫,有才辨,食邑襄陵,与郤至、郤(均为晋国大夫)并称“三郤”。郤正,三国时蜀汉官吏、文学家。少时家境贫寒,聪明而好学,博览群籍,文辞灿烂,善属文章。在蜀汉任秘书吏、秘书令等职。邓艾平蜀时,他为刘禅作降书。蜀灭亡后,被押往洛阳,宴席中劝谏乐不思蜀的刘禅,反被司马昭羞辱。著有诗、赋、论等近百篇。有《郤正集》。现存作品以《释机》较著名,以主客问答的形式,抒写了作者恬淡自宁之志。郤忠,明代洪武年间进士。任职临漳时,正值灾荒发生,老百姓担心生子女而不能养活,皆弃之,郤忠出禁令,以自己的俸禄来养育这些孩子,获生者甚众。临漳、行唐二县百姓,皆誉称之。

郤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零五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晋公族大夫食采于郤(故城在今河南武陟西南之郤乡),以邑为氏(60,62)。 ②抱罕郤氏,羌姓。北魏时有郤铁忽反,自称水池王,见《通鉴》(242)。【望】 济阴,山阳(7,17,21,60,418)。【变】 俗作郄(60)。【布】 湖北钟祥(388)、台湾台南、台东(68,261)、山西广灵(391)、代县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郤芮,春秋时晋大夫(21)。郤广,元时行唐人,成宗时以文臣授元帅府左辅监军(61,62)。


现行地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蔚县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朔州、长治、临汾,陕西之韩城,贵州之三都,云南之陇川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苗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《姓氏辨证》: 郤,音 ‘隙’,俗作“郄”。郤氏,姬姓。晋公族大夫食采于郤,以邑为氏。望出济阴、山阳。”郤邑,当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地方。按: “沁水”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作“泌水”。误。

春秋时晋有郤文,生豹; 豹生芮,芮生缺。三国时蜀有郤正; 明代有郤忠,洪武进士; 又有郤祥,行唐人,以孝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马师

    读音:mǎ shī姬姓,郑穆公之孙公孙鉏为马师,因以为氏。子羽之孙羽颉为马师,亦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  • 墨哲勒

    读音:Mòzhélè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拉巴之妻为墨哲勒氏(260)。

  • 穆爾察

    读音:Mùěrchá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绥芬、瓦尔喀、黑龙江、珲春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清正白旗蒙古马甲萨哈连之妻为木尔查氏(260),〔木尔查〕似即穆尔察之异译。【人

  • 博和爾

    读音:Bóhè’ěr【综】 清驻防齐齐哈尔镶红旗中有博和尔氏(259,260)。博和尔萨尔吉岱,清齐齐哈尔镶红旗人,蓝翎侍卫,赐号善巴巴图鲁(72,436)。

  • 读音:Féng【综】 音厖,姓也,见《康熙字典》(62,80)。亦见《字汇》(91)。读音为逢(Féng)时,非姓(80),然音庞(Páng)(75),实系误读,应读为Máng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

  • 石作

    读音:shí zuò【源】 当是攻石之工,以业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石作蜀,春秋时成纪人,孔子弟子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当是攻石之工,以业

  • 轩丘

    读音:xuān qiū楚文王庶子食采于轩丘,其后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楚文王子食采轩丘,因氏。汉有梁相轩丘豹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  • 汪澤

    读音:Wāngzé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巴吾東

    读音:Bāwúdōng现行维吾尔族姓氏。今新疆之乌鲁木齐有分布。见于报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颛渠

    读音:zhuān qú匈奴有此姓。(见《汉书·匈奴传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