隤
【源】 ①颛顼之后有隤氏(8,21)。颛顼(即高阳氏)时八才子之一有隤敱(62)。②隤,春秋时郑大夫食邑(故城在今河南获嘉西北),后以邑为氏(17,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 《路史》注云:“颛顼后有隤氏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则称: “应出自高阳氏才子 ‘八恺’ 之一隤敳。”
【源】 ①颛顼之后有隤氏(8,21)。颛顼(即高阳氏)时八才子之一有隤敱(62)。②隤,春秋时郑大夫食邑(故城在今河南获嘉西北),后以邑为氏(17,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 《路史》注云:“颛顼后有隤氏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则称: “应出自高阳氏才子 ‘八恺’ 之一隤敳。”
读音:Xiānglǐ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系相里氏之异写。今黑龙江宾县有此姓。
读音:sì dòu【源】 高车族俟汾氏之后有俟豆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普莫那单于之后俟豆归称大单于,因氏,见《通考》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佚豆〕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
读音:Yáoyuè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新疆人有此姓,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Fú/Fwu【源】 虙与伏同,见《直韵》。孔子弟子虙子贱为单父(故城在今山东单县南)宰,即虙羲(伏羲)之后,俗体为宓,误。永昌郡东门有子贱碑,汉世所立,云济南伏生即子贱之后,乃知古字虙与伏通。俗
读音:Xū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芋尹之后有芋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四川武胜(321)、山西交城(350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、
读音:Tángwùwūmì【源】 元时人姓(57)。其先在宋朝之西夏时为嵬名氏(102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唐古鄂摩克〕(24),而《元史》作〔唐兀吾密〕(57)。【人】 唐兀乌密察罕、
读音:Dátáo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。世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索伦地区,又分大达陶、小达陶、蒙古勒达陶三个亚氏族(192)。
读音:Kā′ěrkāchá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昂阿之妻为喀尔喀察氏(260)。
读音:fù fǔ【源】 ①炎帝之裔封巨之后有富父氏,见《姓源》(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鲁大夫富父终甥之后(6,7,21)。【变】 后改为富氏(6,60,91)。【人】 富父槐,春秋时鲁大夫(6,
读音:Gé【综】 同阁氏。湖北随县、河南桐柏(62)、湖北钟祥(388)、台湾高雄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武昌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