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é

【源】①系自偃姓。古帝皋陶之后。古有鬲国(故城在今山东陵县之旧安德县)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15,17,60)。②殷时贤人胶鬲之后,见《姓苑》(7,11,12,17)。 【望】平原(17,21,60,418)。 【布】北魏时关中有此姓(78)。今陕西西安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陕西之韩城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并注其源: ①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皋陶后为狱官之长,偃姓。”故此当系出偃姓。②又云:“鬲,夏诸侯国名,夏遗臣靡奔有鬲氏,近鬲津,后为鬲氏。”古鬲国在今山东德平镇东。③其引 《姓苑》云: “殷末贤臣胶鬲之后。”

一音lì,亦为现行姓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É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明时山东东阿有此姓(247),今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太原,新疆之塔城、布尔津,福建之

  • 者舌

    读音:Zhěshé【源】 破落那、者舌等系汉时西域小国、曾遣使朝贡,是以国为氏,见《北史》(60,62)。一说,汉时西域康居国人,朝贡北魏者有此姓,见《世本》(7,12,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

  • 尸利

    读音:Shīlì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唐书》收载,“唐有尸利鸠摩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晃合丹

    读音:Huǎnghedān【源】 元时人姓(57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晃合坛〕(57)、〔晃忽摊〕、〔晃兀摊〕(13)、〔鸿和坦〕、〔哈坦〕(24)、〔儿合丹〕(61)。②晃答豁儿,元太祖时为火儿赤(官

  • 沙門

    读音:Shāmén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北史》收载。“南北朝有沙门灵运、隋有沙门惠琳、宋有沙门洪蕴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疑此非姓。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为“沙门”。)

  • 東閭

    读音:Dōnglǘ【源】 ①东闾,春秋时齐国门名,当时大夫以所居为氏(7,60)。②东闾为春秋时嬴姓附庸国,以国为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其源

  • 读音:Sòng/Sung【综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松伊里

    读音:Sōngyīlǐ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前锋护军张存住之妻为松伊里氏(260)。

  • 子國

    读音:Zǐguǒ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郑穆公生子国发,其后为子国氏(4,7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,郑公子发,字子国之后也,亦为国氏。”

  • 釵咥

    读音:Chāidié【源】 代北人姓。前秦至隋时之关中碑文中有北魏时之姓钗咥氏,不知所出(7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