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诗词古文>方文生平

方文生平介绍

方文(1612---1669)字尔止,号嵞山,原名孔文,字尔识,明亡后更名一耒,别号淮西山人、明农、忍冬,安徽安庆府桐城人,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。方大铉长子。明末诸生,入清不仕,靠游食、卖卜、行医或充塾师为生,与复社、几社中人交游,以气节自励。方文之诗前期学杜,多苍老之作;后期专学白居易,明白如话,长于叙事,早年与钱澄之齐名,后与方贞观、方世举并称“桐城三诗家”,著有《嵞山集》。>>查看方文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方文为方大铉长子,方德益第13世孙。明朝桐城方氏,是一大家族,以仕官、治学称于世者甚多。方大铉,万历进士,任户部主事,在方文七岁时去世。其侄方以智(比方文大一岁)与其同学十四年,二人在明代已有声名。在明代,方文仅为诸生,未及出仕,朝代更替,入清后以气节著,靠游食、卖卜、行医或充塾师为生,但交游遍朝野,名流无不与之交往。

  方文卒后葬于江宁(今江苏省南京市)西单桥小山脚下陈泗水家山,乙山辛向。大妇左氏,左光斗女,生卒未详,葬家乡桐城龙眠山碾玉峡。继配汪氏,葬夫合墓。侧室金氏,葬江宁单桥萧家园。

  方文自号嵞山,将诗集命名为《嵞山集》,已深含不忘故国之意。“嵞山在怀远县城外,周世宗望之,谓濠州有王者气。”后来,果然朱元璋起家濠州,定鼎大明。方文自号嵞山,即不忘大明也。

文学成就

  方文著有《嵞山集》十二卷,续集《四游草》四卷(北游、徐杭游、鲁游、西江游各一卷),又续集五卷,共二十一卷。方文之诗以甲申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,前期学杜,多苍老之作;后期专学白居易,明白如话,长于叙事,其独创的“嵞山体”在诗词学界有重要影响。孙枝蔚谓其:“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难。”陈维崧谓其“字字精工费剪裁,篇篇陶冶极悲哀。”李楷谓其“朴老真至,”纪映钟谓其“坚老纯熟,冲口而道,如父老话桑麻,不离平实,却自精微。”李明睿赞其“妙于序事,……盖天下之景多同则情各异,情或同而事各异。尔止妙于序事,故其诗千态万状,无一字相同,良有以也。”

诗作轶事

  方文幼年不同凡响。左光斗被擢为御史时,候命归里。方大铉与之友善,设宴款待。酒至半酣,左注意到站在大铉身边玩的小男孩,双目流转,浑身灵秀。知是大铉之子方文,年方六岁。便问他常读何书,方文答:“常读杜诗。”“能颂《秋兴》否?”“能,但请赐一杯酒。”方文手持酒杯,放声吟诵。每吟一篇,就喝一杯,如是者八。方文吟诗音节激越,意态优雅。左公惊喜有加,掀髯起舞。当即定下婚约,将长女许配于方文。方文果不负左公期望,振羽诗坛,名播四方,与方贞观、方世举并称“桐城三诗家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溥光

    溥光,字玄晖,大同人。自幼为头陀,号雪庵和尚。深究宗旨,好吟咏,善真行草书,尤工大字,与赵文敏公孟頫名声相埒,一时宫殿城楼扁额,皆出两人之手。亦善画,山水学关仝,墨竹学文湖州。

  • 钟万禄

     钟万禄,字懋功。清远人。于田子。明神宗万历十四年(一五八六)进士,官福建福宁道参议。事见光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六九。

  • 谢应芳

    谢应芳(1295~1392)元末明初学者。字子兰,号龟巢,常州武进(今属江苏)人。自幼钻研理学,隐白鹤溪上,名其室为“龟巢”,因以为号。授徒讲学,议论必关世教,导人为善,元末避地吴中,明兴始归,隐居芳茂山,素履高洁,为学者所宗,有《辨惑编》、《龟巢稿》等。

  • 盛贞一

    贞一,马彦奇妻,早寡。

  • 文天祥

    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兴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

  • 沈宜修

    (1590—1635)苏州府吴江人,字宛君。山东副使沈珫之女,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。工诗词,生三女皆能诗,母女相与题花赋草。因女死神伤而卒。绍袁集妻女之作,编为《午梦堂十集》。

  • 苏伯玉妻

    晋人。相传伯玉出使蜀地,久而不归,其妻居长安思念之深,乃作诗书于盘中,屈曲成文,故称盘中诗。

  • 许瀍

    生卒年、籍贯皆不详。中唐时进士。据传,文宗开成初,尝游河中,忽得大病,不省人事。自言病中尝梦至瑶台,见仙女许飞琼,令其赋诗。梦醒,遂作《纪梦》诗。事迹见《太平广记》卷七〇。《全唐诗》存《纪梦》诗1首,然孟棨《本事诗》、《唐诗纪事》卷五六皆谓许浑所作。

  • 王恭

    王恭(1343-?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  • 王慎中

    王慎中(1509年10月10日—1559年8月19日[1] ),字道思,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,号遵岩居士,后号南江。因家庭排行第二,又称王仲子,晋江(今属福建)人。明代诗人、散文家,嘉靖八才子之首,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