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法之一。治疗肝气犯脾、肝脾不和的方法。症见胁胀或痛、肠鸣、大便稀薄、性情急躁、食欲不振,舌苔薄白,脉弦细等。可用逍遥散。
证名。小儿两颊发红。元·杜思敬《济生拔粹·田氏保婴录》论本证“由心脏邪热上攻也,宜服导赤散。”
官名。元世祖忽必烈设置。专管皇帝及其家族的饮食。并负责从本草中挑选有补益作用的药品与饮食配合。
《婴童百问》卷二方。硫黄、火硝、五灵脂、青皮、陈皮、半夏曲各等分。为细末,粟米糊为丸,麻子大,每服三丸,米饮送下。治小儿急惊,寒热吐泻,痰延壅盛。
【生卒】:1905~1979【介绍】:现代眼科医家。四川西昌人。两世业医,他自幼随父习医,积数十年的丰富经验,试图把西医对眼球的解剖结构与中医脏腑学说相结合,对中医内眼疾病的诊疗理论提出新的见解,并著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秋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痘疹经验良方》。指痘疹初出,或一、二点,见于隐僻辏节、四肢之间。古人认为此疮一出,则其痘疮不得宣发成浆,故称禁疮。分胃禁、火禁、水禁、风禁、寒禁。详各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①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卜芥之别名。②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海芋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。临安府(今浙江杭州)人。善治痢,在杭州一药铺坐堂。曾因治愈宋高宗的“冷痢”而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