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上损及下

上损及下

虚损病由上部脏腑发展到下部脏腑的病机。虚损是因五脏久虚而产生的多种疾病的总称。自肺损开始,而损及心、胃、肝、肾,称上损及下;反之自肾损开始,而损及肝、脾、心、肺的称下损及上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按此上损下损之说,其义极精,然有未尽者,……盖自上而下者,先伤乎气,故一损损于肺,则病在声息肤腠,二损损于心,……自下而上者,先伤乎精,故一损损于肾……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邓宣文

    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。曾任太医、尚药典御等职。

  • 鬼营

    《针灸聚英》所载之十三鬼穴之一,指劳宫穴。参见鬼路条。

  • 华佗

    【生卒】:?~208年?【介绍】:东汉末杰出的外科学家。又名旉,字元化,沛国谯(今安徽亳县)人。在医学上有很高的成就,通晓内、外、妇、儿、针灸等科,尤精于外科及针灸。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,提倡外科手

  • 按摩法

    正骨八法之一。出《灵枢·九针》卷一。有舒筋活络、散瘀消肿之功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七:“按者,谓以手往下抑之也。摩者,谓徐徐揉摩之也。此法盖为皮肤筋肉受伤,但肿硬麻木,而骨未断折者设。”适用于骨未断的皮

  • 白马分鬃

    练功方法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取骑马势,躬腰,两手交叉于膝前,挺腰,两臂随之上举至头前方,然后掌心向外,两上肢左右分开作迴旋运动。适用于治疗肩部疾患。

  • 胸中烦热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胸中烦闷觉热。多属内热,如因外感则邪恋胸膈,症见发热,胸中烦闷,懊憹,宜疏表清热;表邪已解,余热未清所致胸中烦热,当清热除烦;内科杂证见胸中烦热,口舌糜烂,口渴尿赤,多

  • 王学权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秉衡。浙江钱塘人。盐官家族出身,为王孟英的曾祖,长于医术。著有《重庆堂随笔》(1808年),采集不少名言,并记述自己的医术心得体会,对伤寒的证治、本草药性、脉诊等皆有一定的见解;

  • 胎渴

    病名。见金梦石《产家要诀》。指妇女在炎夏怀孕,口渴欲饮之证。宜四物汤加黄芩、木通、陈皮。

  • 儒门事亲

    综合性医书。15卷(一作14卷)。金·张子和撰。撰年不详。张氏为金元四大家之一,善用汗、吐、下三法。书中详细介绍他用三法的学术见解和各科多种病症的临床实践,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和创见,并附较多治案。相传此

  • 闭藏

    指生机潜伏闭藏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