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九六补泻

九六补泻

指以提插、捻转手法配合阴阳奇偶的关系来分别补泻的方法。古人认为阳数奇而属天为补,阴数偶而属地为泻,故补法用九数,泻法用六数。例如补法当紧按慢提或向左捻转九次,如不得气,少停再行九次,如此重复三遍,使成三九二十七数。泻法则慢按紧提或向右捻转六次,如邪气仍盛,少停再行六次,如此重复三遍,使成三六一十八数。本法以数字机械地规定补泻,不切实际,今已少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妊娠吐酸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胎前吞酸。详该条。

  • 阳盛

    阳热炽盛、偏胜。一般指邪热盛,而人体正气亦盛。表现壮热、无汗、气粗、烦躁、口干等证候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阳盛则外热。”

  • 王养中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暐条。

  • 强肝汤(丸)二号

    经验方。见《新医药学杂志》1972.1。凡参15~30克,当归、白芍药、郁金、党参、车前子、白术、茯苓各9~15克,败酱草、金银花各12~30克,茵陈9~30克,龙胆草6~12克,栀子、甘草各6~9克

  • 舌骨

    为一软骨,状如马蹄,系于舌根,筋脉相连。司舌之活动,与饮食和发音均有关系。

  • 手太阳

    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手太阳小肠经,见该条。

  • 催生

    指服药以助产母之正气,令儿速生之法。杨子建《十产论》:“催生者,言欲产时,儿头至产门,方服药催之。或经日久产,母困倦难生,宜服药以助其血气,令儿速生。”

  • 调气法

    调节针感(得气)的方法。包括捻转、提插、呼吸、指循及龙虎扑腾、青龙摆尾……等。《金针赋》:“及夫调气之法,……气不至者,以手循摄,以爪切掐,以针摇动,进捻搓弹,直至气至。”

  • 即喉咙。俗称嗓子。详喉条。

  • 升均汤

    ①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四方。升麻、葛根、芍药、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紫草(或红花)、甘草。为粗末,每服三至五钱,加生姜,水煎服。治小儿痘疮已出不均,或吐泻热渴。②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五方。人参芦、白术芦、茯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