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味

五味

①即辛、酸、甘、苦、咸。药物以味不同,作用便不相同。辛味能散能行,酸味能收能涩,甘味能补能缓,苦味能泻能燥,咸味能软坚润下。近人认为药物味的不同,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。如辛味的多含挥发油,酸味的多含有机酸,甘味的多含醣类,味苦的则可能含生物碱、甙类或苦味质等。②《灵枢经》篇名,主要论述食入五味,各走其所喜的五脏,如酸味入肝、苦味入心、辛味入肺、甘味入脾、咸味入肾。日常所食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中都各具有五味所属。本文以五行生克规律,说明了五味与五脏疾病的关系,故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国药提要

    书名。1册。于达望编。本书选录中药1146种,依植物、动物、矿物及其科属分类次序排列成表解方式。每药记有中名、拉丁名、药用部分、成分、效用、产地等项,书后附中药异名索引。1950年由新医书局出版。

  • 肉果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肉豆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左阴疮

    病名。《喉科指掌》卷四:“此症生于左颊车之下,内热外寒,皮色不变,身发寒热,肿大如鳗鲤瘟……右阴疮生于右颊车下,亦系阴疮,说与前症(指阴疮)相同,治法亦同。”治宜解毒消肿。用普济消毒饮、六味汤等加减。

  • 粟壳

    见《易简方》。为罂粟壳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金创瘈疭方

    书名。见《汉书艺文志》。30卷。已佚。

  • 朱权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朱洪武皇帝第十六子,封为宁献王。通诗文、经史及医药,晚年学道,自号仙,或称玄洲道人、涵虚子。撰述较多,在医学方面,有《仙活人心法》、《寿域神方》、《乾坤生意秘蕴》等书,主要偏重养生,具有

  • 退妊

    见根心堂主人《坤道指南》。即打胎。《坤道指南》载退妊方:五味子、三棱、莪术、归尾、葶苈各等分,人参少许,为末,水调服。

  • 生附散

    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二方。生附子、滑石各五钱,瞿麦、木通、半夏各三分。为粗末,每服二钱,加生姜七片、灯心三十茎、蜜半匙,水煎服。治冷淋,小便淋漓涩痛,憎寒凛凛。

  • 大泻刺

    古刺法名。九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大泻刺(《针灸甲乙经》注:一作太刺)者,刺大脓以铍针也。”是指用铍针切开排脓的方法。实为外科治疗方法的一种。古代列于针刺疗法之内。以其切开痈肿,畅泻脓血,故名大泻

  • 万表

    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。字民望,号鹿园,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正德十五年(1520年)进士,曾任淮安总兵等官职,抗御侵犯我国沿海的倭寇有功。有不少著述,医学方面,曾选刻有《济世良方》一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