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湿热流注于下焦。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、身重疲乏、舌苔黄腻、胃纳不佳等。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、湿热泄泻、淋浊、癃闭、阴痒、白带、下肢关节肿痛、湿脚气感染等症。
【生卒】:434~499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宋齐间医家,字景豫。会稽余姚(今浙江绍兴)人。著有《食珍录》,已佚。
书名。本书是根据敦煌出土唐人抄录的陶弘景《本草经集注》序例部分的影印本。参见本草经集注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即青皮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改斋。履籍不详。擅长小儿科,著有《保婴直指》(佚)、《痘疹玄机》四卷。对于痘疹,主张不泥守前人的方剂,应当根据人的气血虚实寒热以及痘疹的多少轻重等不同情况,灵活施治。
民族药学专著。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编著。全书预计载药1200多种。已出版者为第一、二卷,共载药255种,包括动、植、矿物药。图文并茂。每种药记载其民族药名(附本民族文字名)、民族用药部分、药材检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东虢(今河南荥泽)人。每日在临安府(今浙江杭州)药肆行医卖药,为人治病。重视调理脾胃,强调食治则身治,撰《食治通说》一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见林珮琴条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猕猴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剂之。或作泻剂。用苦泄通利药物组成,具有清除闭阻作用的方剂。《沈氏尊生书·要药分剂》:“徐之才曰:泄可去闭,葶苈、大黄之属是也。”“张从正曰:实则泄之,诸痛皆实,痛随利减,芒硝、大黄、牵牛、甘遂、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