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阴气俱绝

五阴气俱绝

五脏精气衰竭。五脏的精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,精气衰竭时,则神志活动障碍,出现转眼不视,神志昏迷等危重症状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五阴气俱绝,则目系转,转则目运;目运者,为志先死;志先死,则远一日半死矣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消谷

    指食物入胃后,很快消化。《灵枢·大惑》:“胃热则消谷,谷消故善饥。”常为中消主症,参见该条。

  • 攒齿疳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即钻牙疳。详该条。

  • 膀(bǎng 榜)

    同髈。肩膀。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。

  • 百草丹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羊胲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气虚咳嗽

    病证名。指气虚引起的咳嗽。多因劳役过度,肺气有伤;或饮食劳倦,中气有损,土不生金所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气虚咳嗽之症,面黄肌瘦,气怯神离,咳嗽吐痰,痰色清稀,饮食减少。”治宜健脾益气补肺。方用四君子

  • 蜚虻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虻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坠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。又名坠睛眼。谓风寒上攻眼带,致目珠向下偏斜。类似今由上直肌、下斜肌麻痹所致的麻痹性斜视。参见目偏视条。

  • 手丫毒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

  • 王氏清暑益气汤

    即清暑益气汤第一方,见清暑益气汤条。

  • 神仙既济丹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八方。黄柏(酒炒)四两,山药(酒蒸)、牛膝(酒洗)各三两,人参、姜杜仲、巴戟天、五味子、枸杞子(酒洗)、茯苓、茴香(盐炒)、酒肉苁蓉、酒山茱萸、远志(甘草水煮)、菖蒲、熟地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