灸用器具。出《外科图说》。是一种雕有不同大小艾炷形状的木模板,用以制作艾炷。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:“秋分后十五日,斗指辛,为寒露。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。”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,天气凉爽。
丛书名。“潜斋”为清代名医王士雄的书斋名。《潜斋医学丛书》系王氏等医家所撰辑若干种医书之合称,有八种本和十二种本之分。八种本包括《言医》(裴一中撰,王士雄评选)、《愿体医话良方》(史典撰,俞世贵补)、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著有《活幼悟神集》20卷,佚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指感受外邪引起的消渴病,有燥火、湿火之分。详燥火三消、湿火三消、消渴条。
病名。出《保婴撮要》卷十三。即腹皮痈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阳虚受寒所致的腹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脏寒腹胀之症,四肢常冷,小腹胀急,冷硬如冰,小便清利,大便时泻,不思饮食,唇口色白,言语轻微,《内经》所云正水,即脏寒生满病之症也。”多因真阳素虚,脏气
【生卒】:十八世纪中叶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吉人。鸳湖(今浙江嘉兴县南)人。对吴又可的《温疫论》一书加以注释而成《补注温疫论》(1784年刻行)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跗骨即蹠骨,左右各五块。多因跌打,压轧所伤,通常蹠骨基底部骨折最多,体部次之。局部肿胀、疼痛,压之痛剧,可有骨声,活动受限。治宜手法整复,夹缚固定。用药详见骨折条。
症名。即单侧阴囊肿大的病证。明·周慎斋《慎斋遗书》卷九:“疝偏于左右名偏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