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,鼻漏证之因风邪而发者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七:“二曰风漏,其孔内痒甚是也。”
病证名。《傅青主女科》:“妊妇生产之际,有脚先下而儿不得下者,有手先下而儿不得下者。人以为横生倒产,至危之症也,谁知是气血两虚之故乎。……产母之气血足,则胎必顺;产母之气血亏,则胎必逆。顺则易生,逆则
病名。石疽的一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四。由肝经郁结、气血凝滞经络所致。生于颈项两侧,或左或右,小如豆粟,大如桃李,坚硬疼痛。初起体实者,宜服舒肝溃坚汤;气虚者,服香贝养荣汤。外用葱白、蜂蜜捣敷。日久
彝药著作。约写于清初。作者不详。《献药供牲经》是彝族经文《作祭经》中的一部分,内容涉及丰富的彝医药。全书共载药69种。其中动物药64种,植物药5种。动物药主要以胆、肉入药。载病名35种,大多为当时彝医
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卷十九方。芙蓉叶(阴干)三两,五倍子、白及、白蔹各四钱,生大黄六钱。为末,用蛋清少许,同醋调敷患处,如干,以葱头泡酒润之;已有头者,露出头,敷四周。治痈疽肿毒。
【介绍】:参见钱瑛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说》卷四。正常的使用目力不会致病。若使用不当,如姿式不正,或在光线不适当的情况下长期读书视物,可因目视过劳,精气耗损而致眼疾。
六腑病候之一。膀胱主贮存津液,化气行水,与肾相为表里。其病有虚寒与实热之分。多因湿热蕴结或肾阳不足,气虚客寒,气化失司所致。临床表现以小便失常为主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膀胱病,小便闭。”《诸病源候
痧证之一。①指寒饮太过,痧毒寒凝胸中的病证。《痧胀玉衡·寒痧辨》:“若一有食积血阻于中,而服大寒之饮,则食不消、积不行、血不散,而痧毒反冰伏凝阻于中,未有得宁者矣……,是名寒痧。”治宜放痧救治,后用三
子午流注法用语。五门,指十天干隔五相合,即甲与己合,乙与庚合,丙与辛合,丁与壬合,戊与癸合。十变,指十天干相合后的变化,即甲己化土,乙庚化金,丙辛化水,丁壬化木,戊癸化火,又称五运。子午流注法根据这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