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经行后期,详该条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即浆水,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丢了棒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明·万全《片玉心书》。即鹤膝风。详该条。
出明·徐春甫《痘疹泄秘》。即痘疮夹痧。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鹿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灵枢经》篇名。胀病有五脏胀和六腑胀。此外尚有脉胀、肤胀之分。本篇讨论了这些胀病的发生机制、证候特征,诊断和治法,故名。
病证名。指经行时口唇上下粘膜起疱疹,经后自消的病症。多由脾胃郁热上冲所致。症见疱疹大小不等,周围有红晕、或感灼热疼痛、瘙痒、口干便结。治宜泻脾养阴。方用泻黄散加减。
经脉名,即足少阳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少阳脉,系于外踝之前廉,上出鱼股之外,出□上,出目前。是动则病;心与胁痛,不可以反稷(侧),甚则无膏,足外反,此为阳厥。是少阳脉主治其所产病:□□□头颈痛,胁痛
古病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水液内停见胸腹胀满者。参见痰饮、积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