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刺激量

刺激量

针灸治疗时给予患者的刺激强度。通常分为强、中、弱三种。针刺刺激量由针具的粗细,操作方法,刺激形式和持续时间决定;灸治刺激量则以艾炷大小,壮数多少,直接灸与悬灸,或艾卷熏灸时间来区分。一般机体反应与刺激量大小成正比,刺激愈重,反应愈烈。但患者的反应尚与体质强弱,敏感程度,选取穴位及病种有关。同一刺激量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应。临床须酌情掌握使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紫宫

    经穴名,代号RN1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任脉,位于胸正中线,平第二肋间隙。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、静脉的前穿支。主治咳嗽,气喘,呃逆,胸痛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

  • 小儿痰泻

    病证名,见清·文叔来《慈幼便览》。多由脾虚不振,运化失常,水湿不化,聚而生痰,痰湿下注,并走肠间而成。证见泻无定时,质稠而粘,并有神疲乏力等。治宜健脾化痰,用神术散加茯苓、半夏。

  • 朱鸿雪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履贯未详。字若瑛。辑有《方便书》10卷,未见流传。

  • 白灯笼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鬼灯笼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颈肿

    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指颈部单侧或两侧肿胀粗大。多因气火郁逆,或痰滞内结所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颈项病源流》:“有颈项肿痛,寒热头眩者,是气毒,宜加味藿香散;有颈项结核浮肿,先寒后热者,此风寒所搏,宜

  • 猴疳

    病名。见《中医名词术语选释》。即猴狲疳。见该条。

  • 妊娠烦渴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四十。亦称妊娠口渴、胎前焦渴。多因孕妇脏腑气虚,荣卫不和,阴阳失调,热乘于心脾,津液枯少,故令烦躁,口干作渴。若胃经实热者,宜泻热生津止渴,方用竹叶石膏汤;若胃经虚热者,宜滋

  • 气腰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。指情志不舒使气机郁滞所致的腰痛。详气滞腰痛条。

  • 止痛四物汤

    《经验医库》方。当归、生地黄、防风、白头翁、黄芪、紫草、羌活、茯苓、麦门冬、白芍药、甘草、升麻。水煎服。治肝火阻滞,小便淋沥时痛,茎肿溺出如刀割,心烦,脉细数者。

  • 正对口疔

    病名。见《治疔大全》。疔疮生于颈后正中(天柱骨间)对口处者。初起痒而不痛,有一小吻,顶上一小点如麻子大,或红或黄,治宜急刺百劳、委中二穴。详见疔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