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医寄伏阴论

医寄伏阴论

书名。2卷。清·田宗汉撰。刊于1888年。田氏认为时行伏阴有似霍乱而实非霍乱。遂详论此病,辨析与霍乱之区别,列述其病原、变症、死候、禁令、瘥后等情况,并摘取《伤寒杂病论》中与伏阴症同属一派的阴病条文作为比类并观,末附舌鉴图25帧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鼻齆(wèng 瓮)塞

    病证名。鼻塞不通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八十:“小儿鼻齆塞者,肺气不利也,肺主气,诸阳之气,上荣于面,其气不和,风冷乘虚,客于脑,与气停滞,搏于津液,鼻道壅遏,故为鼻齆塞。”用黄连丸口服,细辛膏涂鼻内。

  • 脾虚泄泻

    病证名。指脾气素虚,或病后过服寒冷,或饮食不节,劳伤脾胃所致的泄泻。《症因脉治·脾虚泄泻》:“脾虚泻之症,身弱怯冷,面色痿黄,手足皆冷,四肢倦怠,不思饮食,时时泻薄。”脉多微弱,或迟缓。治宜健脾温运。

  • 目碜涩

    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。碜,参杂砂土之意。本症指目有沙涩感,详目沙涩条。

  • 身热不扬

    证名。见《王旭高医案》卷一。指病人自觉发热,但按其肌肤而不甚热的一种症象。多见于湿温病,热为湿遏,以致发热在里,热势不扬,宜用渗湿透热或清泄芳开法治疗。

  • 五走

    指五味所走的脏器组织。①《灵枢·九针》:“酸走筋,辛走气,苦走血,咸走骨,甘走肉”。②《灵枢·五味》:“酸先走肝,苦先走心,甘先走脾,辛先走肺,咸先走骨。”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“先走”作“先入”,其义

  • 米仁根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薏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双蛾

    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:“盖肿于咽之两旁者,为双蛾。”即双乳蛾。详该条。

  • 徐昇泰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世平。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读各家医书,对马莳《素问注证发微》一书尤为推崇。晚年专门著书。编有《本草正伪补遗》一书,已佚。

  • 大通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僧医。经皇甫镈、李道古荐于宪宗朝,为待诏翰林。穆宗时(821~824)因“医方不精,药术皆妄”被杖死。

  • 吴六吉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