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医醇賸义

医醇賸义

综合性医书。4卷。清·费伯雄撰于1863年。作者原撰《医醇》24卷,后毁于兵火。晚年追录约得十之二三,为《医醇賸义》。汇录作者平生治疗心得,分为中风、中寒三气(暑、热、湿)秋燥、火症、虚劳关格咳嗽痰饮、疟症、黄瘅消渴、痹症、肿胀下利、诸痛等门。每门先为总论,继载自制方,后附成方。总论中剖析病因、病机治则,多有独到之见。如谓中风“邪害空窍”,指空窍毛窍腠理劳伤门之七伤,当指七情偏胜之伤;治疗下利,强调“外感多有主病,内伤各有主经”;人身诸痛病因有风、寒、火、气之不同,而“其为气滞血瘀则一”。其于治法,主张不拘泥古人成法,亦不趋奇立异,而宜通变化裁,归于平正。自制诸方,皆效验实用。建国后有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疮疡辨脓

    辨证方法之一。出《千金翼方》卷二十三。历代外科医著,论述疮疡辨脓,可概括为三个方面:①辨疮肿内有脓无脓:凡疮疡患者,脉紧数或迟,患部微红坚硬,按之痛不甚,不引手,为脓未成;脉数,患部发热,按之疼痛引手

  • ①《说文》:俗称疮痕曰瘢。②病名。如汗斑、雀斑等称瘢。

  • 孙薇甫

    【介绍】:见孙文胤条。

  • 上水鱼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五。由血热为外寒所束,血瘀凝结而成。其证肿如高埂,长若鱼形,色紫作痛。治宜用砭法,兼用二黄散香油调敷,内治参见委中毒条。

  • 医方丛话

    医话著作。8卷。清·徐士銮辑。刊于1886年。本书杂录诸子百家著作中有关本草、单方及医论,内容不加分类,共收医话约800余条。每条立小标题,附记出处,间有简短按语。卷6末另辑附钞1卷,系据其家藏的宋本

  • 离睛

    病证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零六:“藏府壅滞,肝经积热,上冲于目,令人目痛睛疼,若毒气结聚甚,则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目状,故以名之。或有如豆者,名曰损翳,或曰离睛,又曰蟹睛。”详蟹睛条。

  • 以痛为输

    针灸术语。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意指对于某些病症,可以在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为穴位进行治疗。因为这种穴位既无穴名,也无定位,所以后世有阿是穴,不定穴、天应穴之称。参见各该条。

  • 大泻泄

    病证名。即肾泄。《药症宜忌》:“肾泄,即五更及黎明泄泻者是也。亦名大泻泄。属命门真火不足。”详该条。

  • 伤寒论辑义

    书名。《聿修堂医学丛书》之一。7卷。日本·丹波元简撰于1801年,作者采辑从成无己以下数十家的注释结合个人的心得,逐条阐析《伤寒论》原文。其原文则依宋·高保衡、林亿校订本,考核比较精详;方解部分除选注

  • 阴常不足

    见《格致余论》卷一。阴,指津液精血。朱丹溪认为津液精血是人身的宝贵物质,在人的生命活动中,不断消耗,易损难复,故阴常不足,如果不注意保养精血,则阴虚阳亢,百病从生。这是他侧重滋阴法的理论根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