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自然界中四时阴阳之气失常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:“故生因春,长因夏,收因秋,藏因冬,失常则天地四塞。”②脉象与四时不相应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脉要曰:春不沉、夏不弦、冬不涩、秋不数,是谓四塞。”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茄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即红丝疔,见该条。
病名。乳中结核之一。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:“有乳中结核,始不作痛,继遂隐隐疼痛,或身发寒热,渐渐成脓,溃破者此名乳痰;或亦由肝经气滞而成,或由于胃经痰气郁蒸所致。用药疏肝之中必加贝母、半夏、瓜蒌等以治痰
病名。膈虫即弱虫。《诸病源候论·九虫病诸候》:“弱虫又名膈虫。”详弱虫病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8卷。明·孙志宏撰。刊于1629年。本书以介绍临床各科病证证治为主,卷1~5,内科杂病,兼及五官、口齿病证;卷6~8分述幼科、妇科、外科病证,述证简要,方治详备,于诸证主方后,附有成方及简
病证名。见《串雅内编》。小儿舌上起白泡一粒,名舌笋,因妨碍吮乳,故令啼哭不止。宜以鲜生地取汁,涂患处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表有寒里有热的证候。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,或本有内热,又感寒邪之证。多见恶寒发热、无汗身痛又伴见烦躁口渴、便秘等。
证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多由肝胆两经热郁化火所致。自觉耳中作胀,或兼疼痛。治宜清肝胆实热。用龙胆泻肝汤加羚羊角(磨水冲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