呕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。①即呕吐。指胃内之物上涌而出,有声有物。《卫生宝鉴·补遗》:“有物有声,名曰呕。”详呕吐条。②食入即吐出,称为呕。《医宗必读·呕吐哕》:“后世更为分别,食刹则吐谓之呕。刹者,顷刻也。食才入口,即便吐出。”详噎膈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。①即呕吐。指胃内之物上涌而出,有声有物。《卫生宝鉴·补遗》:“有物有声,名曰呕。”详呕吐条。②食入即吐出,称为呕。《医宗必读·呕吐哕》:“后世更为分别,食刹则吐谓之呕。刹者,顷刻也。食才入口,即便吐出。”详噎膈条。
道家修炼养生的一种方法。陶弘景·《真诰》卷十四:“昼服日,存想日在心中,大如钱,赤色有光芒,从心中上升,出喉咙至牙齿间,然后返还胃中。”道家认为,此法可治诸病,并可预防传染疾患。
出《三国志·方技传》。即小产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猪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亦作庭孔,指阴道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督脉者,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廷孔。”张志聪注:“廷孔,阴户也。”
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四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藏医书。比吉·赞巴希拉著于八世纪中叶。全书以论述人体解剖测量、脉诊的技术为主,兼论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。此书著成后,由作者献给藏王赤松德赞,改名为《佑王长寿经》,珍藏于王宫内,已佚。
【介绍】:参见吴正伦条。
见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人图条。
见《孙天仁集效方》。为莲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攻溃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