咳
病名。出《素问·咳论》。《济生方·咳嗽》:“经云:五脏六腑皆令人咳,非独肺也。由是观之,皮毛始受邪气,邪气先从其合,然后传为五脏六腑之咳,外则六淫所伤,内则七情所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有声无痰曰咳,非无痰,痰不易出也。病在肺,肺主声,故声先而痰后。……因咳有痰,重在咳,肺为主。急宜顺气,肺恶温燥,桔红、贝母、桔梗、桑皮、知母、麦冬、紫菀为要药。”详嗽、咳嗽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咳论》。《济生方·咳嗽》:“经云:五脏六腑皆令人咳,非独肺也。由是观之,皮毛始受邪气,邪气先从其合,然后传为五脏六腑之咳,外则六淫所伤,内则七情所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有声无痰曰咳,非无痰,痰不易出也。病在肺,肺主声,故声先而痰后。……因咳有痰,重在咳,肺为主。急宜顺气,肺恶温燥,桔红、贝母、桔梗、桑皮、知母、麦冬、紫菀为要药。”详嗽、咳嗽条。
参见外科启玄条。
书名。即宋·许叔微所撰《伤寒百证歌》、《伤寒发微论》、《伤寒九十论》三种的合订本。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亦名经来惯呕吐。多因饮后水聚不化,或胃弱食伤停滞所致。如伤于水饮者,呕吐多为食物夹水,治宜温中化饮,方用丁香散(公丁香、炮姜、白术);如食伤停滞者,兼见胃痛,宜消食导滞,方
病证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临产忽然口噤目翻者,由肝脾虚而风邪乘之也。……此极危症,宜四物驱风汤。”(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、肉桂、秦艽、枳壳、红花、冬葵子、车前子、生芝麻)。
书名。4卷。恽铁樵撰。刊于1928年。本书辨析温病、伤寒之异,讨论温病概念,温病所述三焦等有关专题,并对一些主要的温病学派及温病治法等予以评述,反映了作者在温病领域中西汇通的观点。
指膝阳关穴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鼠痿寒热,还刺寒府,寒府在附膝外解营。”马莳注:“阳关为寒府也。”位于膝外骨间,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处,是寒气喜中之处,故名寒府。见阳关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麻柳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修事指南条。
亦称元气。包括元阴和元阳之气。禀受于先天而赖后天荣养而滋生,由先天之精所化,故名。它发源于肾(包括命门),藏于丹田,借三焦之道,通达全身,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,为生化动力的泉源。《难经·三
证名。见《普济本事方·肾脏风及足膝腰腿气》。叉称腰股痛。如肾经虚损,腰腿疼痛者,可用青娥刘、壮肾散等方。有外邪者,治以壮筋祛邪。详腰股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