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啮(nìe 聂)舌

啮(nìe 聂)舌

病证名。啮者,咬也。系指自咬其舌。《灵枢·口问》:“少阴气至则啮舌,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矣。”《黄帝内经灵枢集注》:“齿者,肾气之所生也,少阴之脉挟舌本少阳之脉循于颊,阳明之脉,挟口环唇下,如肾藏之生气厥逆走上,与中焦所生之脉气,相辈而至,则舌在齿之内,而反向外矣,唇在齿之外,而反向内矣,颊在齿之旁,而反向中矣。”故自咬其舌。《证治汇补》卷四:“心脾之虚,恒通于舌,阳明之经,直入齿缝,故邪入心脾,则舌自挺;邪入阳明,则口自噤,一挺一噤,故令嚼舌。治宜清其风火,则舌自愈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罗仙子

    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为五谷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谏议之官

    《素问补遗·刺法论》:“脾为谏议之官,知周出焉。”喻脾有协助心神决定意志的功能,故称。

  • 气逆耳聋

    病名。《济生方》卷五:“大抵气逆耳聋尚易治。”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气逆耳聋有三,肝与手太阳、少阳也。”又云:“肝气逆则头痛、耳聋不聪、颊肿。”“手太阳气厥耳聋者,其候聋而耳内气满也。”“手少阳气厥而

  • 鱼脐丁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。即疫疔。见该条。

  • 小儿痘风疮

    病名,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,又名痘癞。多因痧、痘后,余毒未尽,留热肌肤,复感风邪而成。初起丘疹瘙痒,渐延成片,破流脂水并结痂。治宜解毒利湿,疏风止痒,内服消风散化裁。外撒渗湿救苦散,或外搽麦饯散,疮面干

  • 沈明生

    【介绍】:见沈时誉条。

  • 胃络不和喘

    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喘》。指胃气上逆所致的气喘。《医贯·喘》:“胃络不和喘,出于阳明之气逆,阳明之气下行,今逆而上行,故喘。”多因痰湿中阻,而致胃失和降。治宜和胃理气,化痰降逆,如分气紫苏饮、指迷七气

  • 厥阴为阖

    经脉生理特点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厥阴是阴经之里,故为阖。

  • 肺气不宣

    指因感受风寒,皮毛闭塞,肺气不能宣通的病机。主要证候有恶寒发热、鼻塞流涕、咳嗽等。肺气不宣与肺气不利大致相同,但通常肺气不宣多对外感表证而言,肺气不利多对内伤杂病而言。治宜结合宣肺。

  • 开蒙集

    见针方六集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