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土癞

土癞
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由脾经受邪所致。其症先发潮热呕吐黄肿,继之皮肤则现斑块,小如弹石,大如鸡卵,麻木不仁,穿溃成疮,脓液臭秽难闻。相当于瘤型麻风反应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伤风嗽吐

    病证名。指小儿伤风咳嗽而吐痰涎的证候。多由风邪入于肺胃,入里化热,灼液成痰,痰结胸中,以致肺气不宣而成。《幼科金针》:“伤风嗽吐者,寒气滞于胸中,肺气不顺,连嗽不止而吐也。”常伴有发热、恶寒等全身症状

  • 羌防泻白散

    ①《症因脉治》卷一方。桑白皮、地骨皮、甘草、羌活、防风。水煎服。治风寒束于肌表而致的肩背痛。②《症因脉治》卷二方。桑白皮、地骨皮、甘草、羌活、柴胡、葛根、防风。水煎服。治伤寒咳嗽,寒伤肺而化热者。如有

  • 敛肺止咳

    收涩法之一。治疗久咳肺虚的方法。症见咳呛日久,痰少、呼吸迫促、自汗、口舌干燥,脉虚数,用五味子汤(党参、五味子、麦冬、杏仁、橘红、生姜、红枣)。

  • 伤寒明理论

    书名。4卷。金·成无己撰。约刊于1156年。卷1~3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,“使习医之流,读其论而知其理,识其证而别其病,胸次了然而无惑”(本书严器之序)。卷4专论方药,选《伤寒论》常

  • 坠睛眼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。即坠睛。详该条。

  • 木梨花

    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即茉莉花,详该条。

  • 川山甲

    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即穿山甲,详该条。

  • 颏(kē 科)

    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。俗称下巴或下巴颏。

  • 攻里不远寒

    用药法则。指里实热证需用寒下药攻下时,虽值严寒季节,亦不必避忌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发表不远热,攻里不远寒。”

  • 红外线穴位照射疗法

    用红外线照射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。以白布遮去应照穴位以外皮肤,用红外线发生器照射穴位,以病人自感局部温热或皮肤出现淡红色为度。常用于治疗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风湿痹痛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