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外痈

外痈

病名。见《外科精义》卷上。指生于体表的痈。初起无头,局部红肿热痛,界限分明,根盘收束,易肿、易脓、易溃、易敛。重者可有身热口渴、苔黄、脉数等。治以清热解毒,活血化瘀为主。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漏芦煮散防风散升麻汤等,重者服仙方救命汤;外用如意金黄散远志膏五龙散敷贴。若未消而脓成,则内服透脓散黄芪内托散;外治则切开引流,脓多用猪蹄汤温洗或以黄柏煎汤外洗,继用二宝丹或五五丹提脓去腐。若成漏者,可用药线引流,脓尽则用生肌散或玉红膏、地黄膏等敷贴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针注疗法

    即水针疗法,见该条。

  • 黄肠

    即胃。《难经·三十五难》:“小肠谓赤肠,大肠谓白肠,胆者谓青肠,胃者谓黄肠,膀胱者谓黑肠。”是以五脏所属的五色,分配五腑而得名。

  • 犊鼻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T35。出《灵枢·杂病》。俗称外膝眼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膝关节外侧,髌骨下缘,髌韧带外侧凹陷处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、腓总神经关节支和膝关节动、静脉网。主治膝关节痠痛、屈伸不利,脚气等。膝

  • 肝木乘脾土

    五行学说中,肝属木,脾胃属土。凡肝气过亢,疏泄太过,影响脾胃者称之。详见肝气犯胃条。

  • 急惊风类证

    见《幼科发挥》。与急惊风相类似的证候。包括有天钓似痫,痉病似天钓,内钓似痈,盘肠似内钓,客忤似痫,中恶似痫,门虎证似痫,虫病似痫,马脾风似痫。详各条。

  • 太医院知印

    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2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
  • 大楗骨

    又名髀骨。俗称大腿骨。即股骨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大楗骨,一名髀骨,上端如杵,入于髀枢之臼,下端如槌,接于骨。”

  • 五兽三匮丸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六方。鹿茸、血竭、虎胫骨、牛膝、狗脊各等分,附子、木瓜各一枚。先将附子挖去中心,填满朱砂,再将木瓜挖去中心,将前附子置于内,用附子末盖口,磁罐内隔水蒸至极烂,共捣为丸,芡实大,用木瓜浸酒

  • 红姑娘

    出《巵言》。为酸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产后肉线

    见徐润之《最新达生篇》。即产下肉线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