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头花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北史》。即刺蜜,详该条。
上列齿的牙床。详牙床条。
病名。又名齿虫。①指牙被虫蛀而痛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牙虫是虫食于牙,牙根有孔,虫在其间,亦令牙疼痛。”②指蛀蚀牙齿的虫。《鲍氏验方新编》卷一:“五倍子煎浓汁,含漱数次,其虫立死,其患永除。”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关木通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常由肝肾虚热,复感风邪所致。小儿患此,多属实热眼疳。证见“风轮上浮起一翳,黑而圆,其高低大小不等,状如蟹睛”(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),目赤羞明,痛极难睁。治法:虚热挟风者
配穴方法之一。指手、足同名称经脉所属穴位上下配合使用。如《百症赋》:“热病汗不出,大都更接于经渠。”是手、足太阴经相配;“倦言嗜卧,往通里、大钟而明。”为手、足少阴经同用等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石斛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身形门》卷二十八方。猪左悬蹄甲、露蜂房、鳖甲、刺猬皮各五钱,蛇蜕一条。各烧存性,为末,每服二钱,入麝香少许,空腹井水调下。治痔疮。
即金蟾散第一方,见金蟾散条。
病证名。赤白粘胨相杂同下的痢疾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:“小儿体本挟热,忽为寒所折,气血不调,大肠虚弱者,则冷热俱乘之,热搏血渗肠间,其利则赤,冷搏肠津液凝,其利则白,冷热相交,血滞相杂,肠虚者泄,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