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太医院令史

太医院令史
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太医院低级官员。共8人,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伤湿头运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头眩》。又称湿晕。因感受湿邪所致。症见头重眩晕,鼻塞声重,呕吐痰涎,身体沉重等。治宜散湿化湿为主。可用除湿汤、渗湿汤、芎术除眩汤等方。伤湿头运又有寒湿与湿热之分。详寒湿眩晕、湿热

  • 痰包

    病证名。又名匏舌、舌下痰包。即舌下囊肿。由痰火互结,留阻舌下而成。症见结肿如匏瓜状,光滑柔耎,色黄不痛,胀满舌下,妨碍饮食、语言。破之出痰涎如鸡子清,粘稠不断,或如豆渣、粉汁,反复不愈。当以利剪剪破,

  • 证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又名内陷。即疮疡邪毒内攻之意。参见三陷条。

  • 知柏八味丸

    即滋阴八味丸,见该条。

  • 敛阴

    收敛阴气的治法。适用于阴津耗散而病邪已衰退的证候。如热性病热退身凉,余邪已清,但夜间还有虚汗,可用山茱萸、五味子加入止汗剂中。

  • 折伤吐血

    病证名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:“折伤吐血证治。病者因坠内肭,致伤五脏,损裂出血,停留中脘,脏热则吐鲜血,脏寒则吐瘀血,如豆羹汁,此名内伤。”可用加味芎汤。

  • 章太炎医论

    书名。又名《猝病新论》。章太炎撰。刊于1938年。共收医论38篇。内容广泛,有医学理论探讨、病症论述、古典医著的考证和评价。作者对不少学术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,如对《内经》认为应采取“舍瑕取瑾”的态度

  • 消痰软坚

    消痰法之一。治疗因浊痰结聚或瘰疬等病证的方法。如消瘰丸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坚者软之。”

  • 白芷石膏汤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白芷、石膏、知母。水煎服。治阳明经温疟。若恶寒,加桂枝;无汗,加防风、柴胡;身痛,加羌活、独活。

  • 茈碧花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睡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