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饮酒过度所致的消渴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七。因饮酒多,积热熏蒸,津液枯燥所致。证见渴嗜冷饮,小便多,肌肉消瘦。宜用乌梅木瓜汤、枳椇子丸、三神汤、朱砂黄连丸等方。
见《本草品汇精要》。即青皮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厚朴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徐之才《逐月养胎方》。是古人按脏腑、经络理论对胚胎发育的认识。如妊娠一月始胚,由足厥阴肝经主养;妊娠二月始膏,由足少阳胆经主养;妊娠三月始胎,由手厥阴心包经主养;妊娠四月由手少阳三焦经主养;妊娠五月
六涎之一。由虚热上蒸,其涎并上。其症“初发作时,先觉清涎满口,渐闻心前有一物,上触咽喉中急促,闷倒不觉”(《史载之方》)。治宜灸气海,补暖脾胃。
①纵,弛纵、纵缓之意。多属筋脉、关节病变,如筋纵、百节皆纵之类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有伤于筋,纵,其若不容。”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脾之大络,名曰大包……实则身尽痛,虚则百节尽皆纵。”②指脉象。《伤寒
推拿穴位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穴象手法·穴道图象·穴在面者》:“左颊右颊,在颧之旁。”
指病邪在某经传变至尽。外感病的发展演变,有一定的顺序。从某一经的证候,发展为另一经的证候叫传经。一般按六经顺传,即:太阳经→阳明经→少阳经→太阴经→少阴经→厥阴经。证候发展至厥阴经终止称传经尽。《伤寒
书名。4卷。明·童养学纂辑。刊于1632年。编者将陶华《伤寒六书》予以重纂删订,编次较为明晰。卷1总论;卷2~3分述伤寒及温热病证;卷4治法、方剂。全书对陶氏有关伤寒、温热病的学术经验,作了比较系统的
病名。为一种慢性落屑性皮肤病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又名蛇虱、疕风、松皮癣。因风寒或风热郁于肌肤,营卫失调;或营血不足,运行不畅,瘀于肌表,致使肌肤失养而成此病。多发于四肢伸侧,次为头皮及躯干,常对称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