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实痞

实痞

证名。指有邪有滞的痞症。多由湿浊内阻,寒滞脾胃,痰食内结,或肝气郁遏或外邪内恋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凡有邪有滞而痞者,实痞也。”症见胃脘痞塞满闷,伴有呕逆大便秘结,甚则疼痛不能饮食。治宜调气机,祛湿痰,通腑气为主。如饮食寒凉伤胃痞满或疼痛者,可用大和中饮或和胃饮等方;寒滞脾胃而痞者,用厚朴温中汤等方;停痰而痞者,用二陈汤橘皮半夏汤等方;大便气秘上下不通而痞者,用河间厚朴汤等方;肝气郁结而痞者,用枳实消痞丸等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养生秘旨

    养生类著作。作者不详,有贻仁堂抄本,末署名者抄于清光绪十九年。全书一册,无序,无跋、无目录,计其标题而分篇,全书共四十五篇。本书主要以精、气、神三者为核心,论述养生之道,从防御外感、内伤、药伤、大自然

  • 丘经历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山东益都人。善长针术,曾以针刺治愈患牙槽风而日久颔穿脓血不止的病者。

  • 陶节庵

    【介绍】:见陶华条。

  • 小克麻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拔毒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肋罅(xià 下)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凡五尸者,……又以细绳量患人两乳头内,即裁断中屈之,又以乳头向外量,使当肋罅于绳头,灸三壮或七壮。”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名肋罅。位于乳头向外旁开4寸,约当第四肋间隙处

  • 子午八法

    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的合称。《医学入门》:“言子午八法者,子午流注兼奇经八法也。”

  • 五臭之一,腥为金臭,入通于肺,故为肺之臭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西方白色,入通于肺,……其类金,……其臭腥。”临床上,病人或其排泄物发出腥臭,或者病人对腥臭有异常的感觉,常是肺病的征象。如肺痈病人常

  • 金匮要略广注

    《金匮要略》注本。3卷。清·李撰。刊于1682年。此书以《内经》理论为指导思想,参考《金匮》历代注家之说,结合个人心得,对《金匮》进行了全面注释。注文简明精当,说理清楚,许多地方颇有独到见解,对后世《

  • 胎前焦渴

    见《竹林寺女科秘传》。即妊娠烦渴。详该条。

  • 广嗣

    嗣,指后代、子孙。广嗣即多子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