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》。位于手背中央,与掌心劳宫穴相对处。主治落枕,五谷不消,腹痛泄泻,掌指麻痹,五指不能屈伸,小儿脐风,手背红肿发痛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
病名。又名双燕口风。多由肺胃蕴热,热邪上炎薰灼咽喉所致。症见帝中两边,近上腭,左右俱见红肿,甚则连舌肿痛,汤水难咽。治宜清肺胃热毒。用紫地汤加减。
病证名。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二:“大肠虚则齿露。”症为龈乳头萎缩而齿根暴露。
指动作多变,辗转不安的症状。《灵枢·癫狂》:“饱则善变。”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接骨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失笑丸,见该条。
女科丛书。又名《胎产新书》、《竹林寺女科全书》、《济坤育麟竹林寺女科全书》。20卷。包括《女科秘要》8卷,清·静光禅师撰。《女科旨要》4卷,清·雪岩禅师增广。《女科秘旨》8卷,清·轮印(一作轮应)禅师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鸭儿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经期从口鼻中出血。《竹林女科证治》:“经不往下行而从口鼻中出,名曰逆经,此由过食椒姜多热之物,热伤其血,血乱上行。宜服犀角地黄汤。”参见逆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