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溲

小溲

小便的别称,详尿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星桂接骨膏

    经验方。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损伤》。天南星60克,木鳖子、乳香、没药、肉桂各30克。为细末,以蜂蜜或凡士林调成软膏,加酒少许调敷患处。功能接骨理伤,消肿定痛。治骨折,疼痛难忍,气滞血瘀,肿胀较重

  • 漏气

    古病名。指饮食入胃,先吐后下的病症。多因风邪内干肠胃所致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一:“病者身背皆热,肘臂挛痛,其气不续,膈间厌闷,食入,则先吐而后下,名曰漏气。此因上焦伤风,开其腠理,上焦之气,慓悍

  • 九英菘

    出《食疗本草》。为芜菁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哮吼

    病名。见《万病回春·哮吼》。即哮证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四十一:“呼吸气出急促者,谓之喘急,若更喉中有声响者,谓之哮吼。”《古今医鉴》卷四:“夫哮吼专主于痰,宜用吐法。亦有虚而不可吐者,此寒包热也。治法必用

  • 内伤咳嗽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。指肺脏虚弱或它脏累肺所致的咳嗽。《医宗必读·咳嗽》:“劳役情志伤其内,则脏气受伤,先由阴分而病及上焦,此自诸脏而后传于肺也。”其表现为起病缓慢,咳声轻微,并有脏腑虚损及

  • 麻促脉

    十怪脉之一。脉搏细微如麻丝,急促而零乱,为荣卫枯绝之死脉。《世医得效方》:“脉如麻子之纷乱,细微至甚。盖卫枯荣血独涩。轻者三日死,重者一日殂矣。”

  • 医书大全

    见名方类证医书大全条。

  • 太医署丞

    隋、唐时期医官职称。其职位仅在太医署令之下,协助太医署令掌管太医署工作,共2人,官阶从八品下。

  • 颅囟经

    儿科著作。书名取小儿初生时颅囟未合之义。又名《师巫颅囟经》。2卷(一作3卷)。托名周穆王时“师巫”所传(一作东汉·卫汛撰)。明代以后原书已佚,今存本为《四库全书》本(系自《永乐大典》中辑佚者),己非全

  • 平脉考

   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