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腿骨

猜你喜欢

  • 饮郄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位于胸部第六肋间隙,距前正中线六寸处。主治肠鸣,腹满,胀痛,肋间神经痛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
  • 金疮中风痉

    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八。即破伤风。详该条。

  • 逐瘀

    同破瘀消癥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大发药

    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走马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风泻

    病证名,又称风泄,见《医学入门》卷四。详风泄条。

  • 柯琴

    【介绍】:清初医学家。字韵伯,号似峰。原籍浙江慈溪,后迁居吴之虞山(江苏常熟)。钻研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颇有心得,撰《内经合璧》,已佚。另有《伤寒论注》、《伤寒论翼》、《伤寒附翼》,合称《伤寒来苏集》

  • 许橡村

    【介绍】:见许豫和条。

  • 水底捞月

    小儿推拿方法。用于治疗发热等症。操作方法有:①先掐总经,清天河水,滴一点水于劳宫处,用手扇几下,再滴一点水于总筋处,然后用屈曲的中指节往右运劳宫穴,并以口吹气,随吹随运。《小儿按摩经·手诀》:“先清天

  • 缓疽

    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三。又名肉色疽。系生于少腹旁腹壁上的无头疽。多因足太阴脾经气滞寒凝而成。初起坚硬如石,皮色不变,不红不热,大如拳、小如桃李,痛引腰腿,数月不溃,寒热食少,肌体尪羸,则属败症

  • 眉炼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卫生宝鉴》。指眉间生疮。由小儿胎热上蒸而生。症见眉间生疮如,流脂成片,瘙痒不已。外用五倍子、生白矾研细,麻油调敷。并可内服清热解毒、消风止痒之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