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循经病理反应

循经病理反应

在体表上发生的具有循经特征的病理现象。它主要反映病理生理和经脉皮部之间的某些规律性联系。马王堆汉墓帛书和《灵枢》所载的经脉病候均有这方面的内容。后世的主要针灸著作,亦多有载述。循经病理反应有多种多样的表现,按其可见与否,自发还是诱发,以及具体呈现形式等又分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(又称循经性感觉病)和可见性循经病理反应两种,详见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气立

    气,谓生气,在人体则指真气;立,谓确立、独立或健全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内外调和,邪不能害,耳目聪明,气立如故。”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根于外者,命曰气立。”王冰注:“根于外者,生源系地,故其所

  • 朱莹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安徽怀远人。参见朱肯堂条。

  • 诈病

    诈,假诈,诈病即本无病而假装患病。《伤寒论·平脉法》:“设令向壁卧,闻师到,不惊起而盼视,若三言三止,脉之,咽唾者,此诈病也。”

  • 疰市

    【介绍】:见注市条。

  • 京万红烫伤药膏

    研制方。见《新编中成药手册》。穿山甲、地榆、当归、白芷、紫草、乳香、没药、血竭、栀子、大黄、冰片。油膏剂,外用适量,涂敷患处。功能止痛消肿,生肌解毒。治烧伤烫伤,红肿起疱,疮面溃烂、化脓等。

  • 腹胀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。一作腹。指腹部胀满不适,或腹部胀大。《诸病源候论·腹胀候》:“腹胀者,由阳气外虚,阴气内积故也。阳气外虚,受风冷邪气,风冷,阴气也。冷积于府藏之间不散,与脾气相壅,虚则胀

  • 本草求原

    书名。又名《增补四家本草原义》。27卷。清·赵其光约辑于十九世纪中叶。此书在《本草述》、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、《本草经解要》、《本草经读》四家本草基础上增加种类、补充注释辑编而成。共收药900余种。其

  • 养心润燥汤

    《医醇賸义》卷二方。松子仁、柏子仁、天门冬、丹参、当归、茯神各二钱,犀角五分,生地黄五钱,人参一钱,甘草四分,藕汁(冲)半杯。水煎服。治心燥,渴而烦冤。

  • 跗(fū 肤)

    同胕、趺。足背部。《灵枢·营气》:“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,上行注足阳明,下行至跗上,注大趾间,与太阴合。”

  • 五风

    五脏之风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经有五风。”马莳注:“五风者,即八风之所伤也,特所伤脏异,而名亦殊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