泛指产后禁用的药物。清·倪东溟《产宝家传》:“产后气不顺,禁服枳实、厚朴耗气等药;产后伤食禁服大黄、三棱、莪术;产后身热禁服芩、连、栀、柏;七日内禁服地黄、芍药;戒有血块服牛膝、蓬术、苏木;戒大便不通
本草著作。6卷。魏·吴普约撰于公元三世纪初期。载药441种。讨论药性寒温五味良毒,最为详悉。兼述产地生境、药物形态及采造时月。各药大致以药名、别名、性味类集、产地生境、药物形态、采时、加工、功效主治、
病名。出《外科理例》卷五。即有头疽生于背部者。证治见发背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八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芹洲。江苏昆山人。长于外科,采集王肯堂之《疡科准绳》、陈实功之《外科正宗》、祁广生之《外科大成》等书中之简要易懂部分,辑成《外科心法》10卷,附有《外科选要》2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纲目》卷三十四。即赤白带下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九:“带下之病,曰沃与血相兼带而下也。”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妇人下赤白沃后,阴中干痛,恶合阴阳,少腹膜坚,小便闭,曲骨主之。”治疗参见赤白
【介绍】:明医家。字逸之,号梅墟,别号梅癫道人。嘉禾(治今浙江嘉兴)人。精药物及炮制,著有《茹草编》四卷(1597年)、《续易牙遗意》一卷(1582年)。又精养生、气功术,编纂有《唐宋卫生歌》、《益龄
元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医学提举司,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八品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伤食所致的吐泻。多因脾胃嫩脆,乳食失节,壅塞脾胃而引起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吐泻乳食不化,其吐及粪皆有酸臭气者,此伤食吐泻也。”治宜消食导滞。用胃苓汤加减。
①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八方。细辛二两,炙甘草、炮姜、五味子、茯苓各四两。为末,每服一钱匕,食后,临卧白水送下。治肺中寒,咳唾浊沫。②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八方。天花粉半两,炙甘草二钱半。为末,每服一钱,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