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忧郁

忧郁

情志三郁之一。多因悲忧过度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若忧郁病者,则全属大虚,本无邪实。……盖悲则气消,忧则气沉,必伤脾肺;惊则气乱恐则气下,必伤肝肾。此其戚戚悠悠,精气但有消索,神志不振,心脾日以耗伤。凡此之辈,皆阳消证也。”“忧郁内伤之治,若初郁不开,未至内伤而胸膈痞闷者,宜二陈汤平胃散,或和胃煎,或调气平胃散,或神香散,或六君子汤以调之。若忧郁伤脾而吞酸呕恶者,宜温胃饮沉香散。若忧郁伤脾肺而困倦怔忡,倦怠食少者,宜归脾汤寿脾煎。若忧思伤心脾,以致气血日消,饮食日减。凡食日削者,宜五福饮七福饮,甚者大补元煎。”参见情志三郁、七情郁证内郁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凤尾连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小叶金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发搐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。小儿热盛生风,欲为惊搐,血气未实,不能胜邪,故发搐。大小便依度,口中气热,当发之。用大青膏。

  • 犯本

    指伤寒经证因误治而邪入本腑。例如太阳经发汗不解,误用利水药而烦渴饮水,水入即吐,此邪入膀胱,是为犯本。

  • 附阳

    【介绍】:见跗阳条。

  • 血翳包睛

    眼科病证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彩云捧日。多系肝肺风热壅盛,心火内炽,瘀血凝滞所致。常并发于椒疮,由赤膜下垂演变而来。本症“眼中赤涩,肿痛泪出,渐有赤脉通睛,常时举发,久则发筋结厚,遮满乌睛,如赤肉之相

  • 乳汁自涌

    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。由于气血大虚。宜十全大补汤倍人参、黄芪。

  • 妊娠耳鸣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二。亦名胎前耳鸣。多因肾虚,或肝胆火盛所致。孕后足少阴肾经不足,肾虚髓海不足则耳鸣,兼有头晕、目眩、腰痠。治宜滋阴补肾,方用猪肾丸(猪肾子一对,青盐少许,蜜丸酒下)。因肝胆

  • 瘟疫论补注

    温疫著作。2卷。明吴有性著,清郑重光补注。刊于同治三年(1864年)。郑氏鉴于原书温、疫统称,名实相混习者难明,故为之补注。郑氏引据经论,分条剖析,详列篇目,补阐颇详。现有初刻本及其他多种刊本,建国后

  • 姜片虫病

    病证名。我国地方病的一种,因其虫形似姜片,故名。虫色赤如生肉,故又叫赤虫。在东南沿海各省和华中某些地区都有流行,长江以北很少。本病可引起腹痛,腹泻,浮肿,贫血等症状,甚至引起小儿生长发育,但预后一般良

  • 痘疮夹斑

    病证名。即与痘相夹而出的红斑。因痘疮毒火郁遏,伤及阴血,血与热相搏,迫血游溢于皮肤之间,故痘与斑相夹而出。症见皮肤上起红癍,片片如云头突起的片状。治宜疏风攻毒。用荆防败毒散,或黄连解毒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