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马良伯条。
指服药以治体内发生的多种病证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内者内治,外者外治。”
病名。指耳内流脓。《医学心悟》卷四:“若风热相搏,津液凝聚,变为停豆抵耳之患,或脓水淋漓,或痒极疼痛。此皆厥阴肝经风热所致。宜加味逍遥散。”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即黄练芽,详该条。
书名。2卷。清·田宗汉撰。刊于1888年。田氏认为时行伏阴有似霍乱而实非霍乱。遂详论此病,辨析与霍乱之区别,列述其病原、变症、死候、禁令、瘥后等情况,并摘取《伤寒杂病论》中与伏阴症同属一派的阴病条文作
也称舌垢。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。观察舌苔的变化,有助于了解病邪的性质和浅深、津液的存亡,是舌诊重要内容之一。正常舌面上均有白色薄苔,由胃气所生。病理的舌苔,则因病邪外侵或内有停痰食积所致。诊察舌苔,主
即膜原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此言陷于肉肓,而中气穴者也。”详膜原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药学家。字仲岩。紫琅人。生平事迹未详,编撰有《修事指南》、《医学阶梯》(1704年刊行)等书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即腹皮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凉粉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