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食茱萸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多由肝经积毒,肺火炽盛所致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上:“生于喉之上下两边,迫于小舌,有泡或红或紫,外脸皆肿,喉内不肿,舌卷粗大,此恶症也。”治宜泻火解毒。用龙胆泻肝汤,黄连解毒汤等加减。
见素问遗篇条。
【介绍】:见曾世荣条。
指脏腑阴阳俱虚,或气血俱虚,或肾阴阳俱虚。可因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,或阴阳俱损而致。在辨证方面,既有阳虚的见证,又有阴虚的见证。治疗原则应两补阴阳,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,分主次施治。
病证名。即淋巴结肿大,肿大者为瘰,肿小者为疬,合称瘰疬,又名九漏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:“小儿身生热疮,必生瘰疬。其状如结核,在皮肉间三两个相连累也。是风热搏于气血,焮结所生也。”亦有由肝气郁结,痰湿
指脾虚引起内风的证候。多由吐泻或药饵损脾所致。主要表现为手足微有抽搐,伴肢体逆冷,口鼻气微,昏睡露睛等症。《张氏医通·诸风门》:“若体倦神昏不语,脉迟缓,四肢欠温者,脾虚生风也。”治宜温补脾胃为主,用
太阴与少阴交尽,为阴之极,所以叫幽;太阳与少阳合明,为阳之极,所以叫明。幽明分配,成为寒暑的不同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幽明之配,寒暑之异也。”
经外奇穴名。位于眶下缘的外1/4与内3/4交点处。布有面神经分支及颧面神经分支,眶下神经和眶下动、静脉。主治视神经萎缩,视神经炎,近视,青光眼,玻璃体混浊,内斜视等。直刺,嘱病人眼向上看,固定眼球,朝
《兰室秘藏·小便淋闭门》方。羌活、白术、葛根、防风、藁本、独活、柴胡各五分,升麻五钱,黄柏、茯苓各二分,人参、泽泻各三分,猪苓四分,苍术一钱,神曲六分,甘草三钱。为粗末,分作二服,水煎,去渣,食前稍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