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李元孙

李元孙

【介绍】:

南北朝时北魏医生。馆陶(今河北馆陶)人。世代业医,其父李亮、兄李修,均为当时名医。各详本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螳螂子

    ①病证名。出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鍼》。又名妒乳、颊脂垫。小儿生后一月左右,口腔内两侧近牙龈处,出现肿硬隆起的脂肪垫,剖视之颇似螳螂子,故名。小儿患此,吮乳困难,甚至啼哭不能出声,日久则面呈黄色,尤以鼻准

  • 先补后攻

    指先补虚后攻邪的治法。用于需攻下而体虚不堪攻的病证。如肝硬化腹水,需逐水而体虚,可先用补益法培补正气,后用逐水药泻水。

  • 桂枝白虎汤

    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六。即白虎加桂枝汤,见该条。

  • 弄舌喉风

    病名。指患喉风并以手弄舌者,故名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六:“弄舌喉风心脾经,实火外寒凝滞成,舌出搅动因胀闷,咽喉作痛更兼疼。”治宜以三棱针刺少商穴出血。口中含化蟾酥丸。或内服清咽利膈汤。

  • 参伍不调

    指各部脉搏跳动参差不齐,不相协调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参伍不调者病。”

  • 合子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榼藤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左阴疮

    病名。《喉科指掌》卷四:“此症生于左颊车之下,内热外寒,皮色不变,身发寒热,肿大如鳗鲤瘟……右阴疮生于右颊车下,亦系阴疮,说与前症(指阴疮)相同,治法亦同。”治宜解毒消肿。用普济消毒饮、六味汤等加减。

  • 灰中苔

    舌中央见灰色苔。多见于寒热夹杂的吐蛔症,伴有消渴、气上冲心,饥不欲食,食即吐蛔等证。宜安蛔止痛。亦有见于实热里证者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尺热

    证名。指尺肤热。参见发热、尺肤热条。

  • 艾卷

    即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状长卷,故名。又称艾条。一般长20厘米,直径1.5厘米,重约10克。艾卷可以用纯艾绒或艾绒掺药制作,前者称纯艾卷,后者称药艾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