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物学著作。简称《本草经读》。清·陈念祖撰。4卷。刊于1803年。本书从《本草纲目》中辑录《本经》药物100余种,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品。并附录《本经》以外的药品46种,分别作注文诠释。本书间附《本草崇原
病名。指痢疾之随食随痢者。清·陆子贤《六因条辨》:“伏暑痢色如冻,杂如水谷,肛垂里急,随食随痢,完谷不化,此直肠痢也。”治宜温脾涩肠为主,如桃花汤、赤石脂禹余粮丸、补中益气汤等方。参见痢疾条。
病名。①牙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第三十四卷:“夫风疳者,由脏腑壅滞,久积风热,脾肺不利,心胸痰饮,邪毒之气,冲注上焦,熏蒸牙齿。则令齿龈浮肿,动摇脱落,损烂,脓血俱出,虫蚀齿根,口内常臭,面色青黄,唇颊肿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,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离廓、离火廓、抱阳廓、胞阳廓。①《审视瑶函》:以(气)轮上血脉丝络为凭,“离属正南,络通小肠之腑,脏属于心”;②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内眦,大眦也,属离火
病证名。麻毒热盛,上攻咽喉的证候。多由表邪郁遏,麻毒不能舒发,或“疹后余毒不散,结于咽喉”(《治疹全书》)所致。其症轻者咽喉肿痛,重者汤水难下。疹初喉痛,宜清热解毒,用银翘散加减;里热炽盛或疹已发出而
九注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注候》:“注之言住也,言其连滞、停住也。风注之状,皮肤游易往来,痛无常处是也。由体虚受风邪,邪气客于荣卫,随气行游,故谓风注。”治用烫熨、针石、导引等法,或服白术散等方。参见
出《肘后方》。即白螺蛳壳,详该条。
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卷一方。干漆(炒,烟出青白为度)、牛膝(酒浸)各一两。为细末,以生地黄汁一升同药末慢火熬膏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空腹米汤送下。治妇人月经瘀闭,脐腹作痛,及产后癥瘕等症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。即冲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狗筋蔓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