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身面皆肿的病证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上。其病机是“肾热传于膀胱,膀胱热盛,逆于脾胃,脾胃虚而不能制肾,水反克土,脾随水行,脾主四肢,故流走而身面皆肿也。”参见小儿浮肿条。
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根据阴阳五行学说,把人体禀赋不同的各种体形归纳为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种类型,每一类型,又根据五音的阴、阳属性以及左右上下等各分出五类,就成为五五二十五种人,故名。同时,根据手足三阳
外治法之一。古代用大小形式不同的金属器械,烧红后用以烙破脓疡,使脓液流出,以代刀针的方法。眼科亦用以“治残风溃弦疮烂,湿热久不愈者”(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),或胬肉攀睛割治后,“头处用火烙之,使其不再生
经穴名。代号ST2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腹部脐下1寸,旁开2寸处。另说“在天枢下半寸”(《千金要方》);“去腹中行当各三寸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,并有第十肋间动、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翼方》。位于后正中线,第三腰椎棘突下凹陷处。主治腹痛,泄泻,腰痛;以及膀胱炎,肠炎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明、清两代医官职称。明太医院设有吏目1人,其职位或在御医之下、医士之上;或在太医令、丞之下,以后屡有变更。官阶从九品。
见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亦作丁翳。又名钉翳根深、钉头翳、钉翳障。本症来势迅猛,初起黑睛生翳,根脚如订深入,目赤疼痛,牵连头额,羞明泪出。失治则穿透黑睛,接引黄仁,可成蟹睛。若赤痛羞明等症消退,黑睛则遗
书名。4卷。补篇1卷。清·毛祥麟撰于1903年。书中对医药典故、医林逸事、民间疗法、医理、药物的心得体会等均有所记述,并批评诊治中因循执方等弊病。书中杂有炼丹等内容。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。
《审视瑶函》卷三方。赤芍药、炒黄连、木通、生地黄、炒栀子仁、黄柏(盐水炒)、黄芩(酒炒)、当归尾、甘草梢、牡丹皮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五钱,水煎,去滓热服。治两眼赤丝虬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