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梣皮

猜你喜欢

  • 胎风眼弦赤

    病名。又名风弦赤烂、胎风赤烂。新生儿或婴儿眼弦赤烂。多因胎毒或由脾胃蕴积湿热,复感风邪,风与湿相搏,结于眼弦而发,或由椒疮涩痒揉擦太过而致睑缘糜烂,胶粘。治宜祛风除湿,清热解毒,湿重用除湿汤;热毒重者

  • 十三鬼穴

    古代用来治疗癫狂等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。首载《千金要方》。旧说精神疾患是由鬼神作祟所致,治疗穴位均冠“鬼”字为名。其数十三,故称十三鬼穴。十三鬼穴,古代文献记载略有差异,今多指人中(鬼宫)、少商(

  • 孙梦熊

    【介绍】:见何游条。

  • 民众医药指导丛书

    书名。蔡陆仙著,刊于1935年。共四集,24种。包括《伤寒病问答》、《温热病问答》、《肠胃病问答》、《内科杂病问答》、《小儿科病问答》、《妇人科问答》、《外科病问答》等。均采用问答的形式,较通俗地阐述

  • 鬓脚

    亦作鬓角,位于耳前方鬓发下垂处。

  • 里热不得卧

    外感不得卧之一。指三阳失于解表,邪热传里所致的不寐症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里热不得卧之症:身热汗出,渴而引饮,小便不利,太阳经里热也;烦渴消水,口燥唇焦,大便坚结,阳明经里热也;寒热口苦,胁痛干呕,少

  • 刺拐棒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刺五加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血疟

    疟疾之一。指疟发时有各种出血症状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疟疾源流》:“血疟者,或血,或便血,或女人月事适来,皆是血疟。宜于治疟药中,加桃仁、莪术、延胡索等。”参见疟疾条。

  • 张氏温暑医旨

    书名。不分卷。清·张畹香撰。撰年不详。本书介绍作者有关温暑病症的临床心得,包括舌苔辨、伤寒治论、湿邪、瘖疹、风温、热入血室、痢、疟、暑湿、伏暑等内容,能结合个人治案较深入地论析各病,在药用方面比较强调

  • 脾疽

    病名。①九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。由饮食过度,醉酒劳伤,脾胃瘀热所致。证见身面发黄,溺赤而少,心惴惴若恐。治宜秦王散及栝蒌等药。②《辨证奇闻》谓脾疸由寒湿因扰,脾阳不振所致。症见身黄如秋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