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气翳

气翳

病名。多由肝经风热湿热,郁久伤阴瘀血凝滞所致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目赤眵泪都可,但青睛(即黑睛)如浊烟笼罩,色泽欲死,甚者若混镜呵气,不能照人面目,从侧面视之,始隐隐微见金井(即瞳神),……分明是外障,而风轮光滑,无障可去,故曰气翳。”类今之角膜实质炎。内治:肝经风热者,宜祛风清热,平肝退翳,用地黄散加减;热甚血瘀者,宜清热泻火,活血祛瘀,用龙胆泻肝汤加丹皮赤芍红花阴虚湿热者,宜养阴清热除湿,用甘露饮重加土茯苓外治:以退障为主,可点磨障灵光膏

猜你喜欢

  • 化燥

    又称津伤化燥。因津液消耗而出现燥证的病理。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,内热亢盛等原因,都能使邪气化燥,出现口干口渴、唇焦咽燥、便秘尿少、干咳、咯血或衄血等阴液不足的证候。参见内燥条。

  • 内热

    ①证名。与外感发热相对而言,泛指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。宜辨虚实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阴虚生内热,……有所劳倦,形气衰少,谷气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气热,热气熏胸中,故内热。”《素问·厥论》:“酒

  • 蜣螂蛊

    病名。蛊毒病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蛊毒病诸候》:“其脉缓而散者,病发之时,身体乍冷乍热,手脚烦疼无时节,吐逆,小便赤黄,腹内闷,胸痛,颜色多青,毒或吐出,似蜣螂有足翅,是蜣螂蛊。经年不治,啖人血脉,枯尽

  • 汤罐头草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合子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疰市

    【介绍】:见注市条。

  • 进法

    刺法。指入针后,捻针进至一定深度以候气至的方法。《针经指南·真言补泻手法》:“进者,凡不得气,男外女内者,及春夏秋冬,各有进退之理。”又《针灸问对》:“下针后,气不至,男左女右转而进之,外转为左,内转

  • 孤拐骨

    见踝骨条。

  • 头骨

    骨名。又名预颅,即颅。指头部骨骼,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。

  • 眼生长肉

    病名。又名眼生肉线、眼祟。系因肝胆之火郁于睑部而发。《石室秘箓》:“有人眼内长肉二条,长一寸如线香之粗,出于眼外,此乃祟也。”内治宜清肝泻胆散邪,用龙胆泻肝汤加减,外用冰片、黄连、硼砂、甘草研末调人乳

  • 泪空

    见泪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