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医
日本称中医为汉医或汉方医学。我国医学传入日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这期间两国医学交流不断发展。日本研究汉医的著作比较丰富,现在还有不少研究汉医的学术团体,并出版不少有关汉方医学的杂志。
日本称中医为汉医或汉方医学。我国医学传入日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这期间两国医学交流不断发展。日本研究汉医的著作比较丰富,现在还有不少研究汉医的学术团体,并出版不少有关汉方医学的杂志。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一。亦名胎前尿血。指孕妇尿中带血。多因孕后肾虚;或心经火盛,移热于小肠,热扰血分,渗入膀胱所致。肾虚者,兼见小便频数,血色淡红,腰膝痠软,头晕倦怠。治宜补肾固摄,方用六味
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。即半身不遂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失眠而困倦。《幼科铁镜》:“婴儿不睡有二:一心虚,二胆虚。睡中不闻人声,忽醒而不寐者,此心血不足。宜人参安神丸(麦冬、人参、当归、黄连、枣仁、生地、茯神)。有睡中稍闻人声响动,即惊而不寐者,
眼科病证。见《银海指南》卷二。指翳之色白而淡薄者。详翳条。
朝医方书。李常和撰于1927年(丁卯梧秋)。本书着重论述藏府、经络、病机、五运六气、诊脉等生理、病因病理,太少阴阳四象的辨证论治。在《方药合编》的基础上,补遗方28个,诸伤门、杂方门、解毒门中药515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。即葶苈丸第一方,见葶苈丸条。
道家服食的八种矿产品,也是炼丹的原料。见《抱朴子内篇·论仙》。关于八石的组成,历代记载不一。王明《抱朴子内篇校释·论仙注》为丹砂、雄黄、雌黄、石留黄(即硫黄)、曾青、矾石、磁石、戎盐。此外又有丹砂、雄
五种泄泻的总称。①《难经·五十七难》:“泄凡有五,其名不同。有胃泄,有脾泄,有大肠泄,有小肠泄,有大瘕泄。”②《宣明论方》卷十:“五泄有溏泄、鹜泄、飧泄、濡泄、滑泄。”详各该条。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群芳谱》:“暑气至此尚未极也。”这时正值初伏前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一年的最热时期。
见《肘后方》。即青木香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