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又名腹痈、肚痈。指生于腹部皮里膜外之痈。因饮食不节,七情内伤火郁而成。初起患部隐痛,后渐肿起于皮外,或漫肿坚硬,肉色不变,或脉迟紧未成脓。体壮实者,用双解贵金丸下之;体弱者减
药物性能。出《本草纲目·序例》。甘、辛味的药性是向外向上发散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气味辛甘发散为阳”,阳主升散,故无降。但亦有例外,如苏子辛温,沉香辛微温,均有降气作用。
见保赤存真条。
【生卒】:1737~?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宣治,号橡村。安徽歙县人。少时弃科举,喜好医术,先后从程嘉予等名医学医,博览医书,长于儿科,尤长于痘疹,在当地闻名,人称“橡村先生”。曾专心研究痘疹多年,采
病证名。腰痛之一。指外感寒邪或阳虚生寒所致的腰痛。《证治要诀·诸痛门》:“若寒腰痛,见热则减,见寒则增。”因感寒邪所致者,腰痛而腰间冷如冰,或连背拘急,脉紧。治宜温散寒邪。用五积散、羌附汤等方;外用摩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又名趺骨、足趺骨、脚面骨。即跖骨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跗者足背也,……其骨乃足趾本节之骨也。”此骨左右各五,相当于手的掌骨。
【介绍】:见贺岳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东风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《针灸摘英集》:“通关二穴,在中脘穴两旁同身寸之相去各五分。”所指即阴都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