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热在骨髓

热在骨髓

证名。指邪热在肌体深处的病症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人身大热,反欲得近衣者,热在皮肤,寒在骨髓也;身大寒,反不欲近衣者,寒在皮肤,热在骨髓也。”《伤寒缵论·太阳上篇》:“详仲景论,止分皮肤骨髓,而不曰表里者,盖以皮肉脉筋骨五者,主于外而充于身者也;惟曰藏曰府,方可言里。可见皮肤即骨髓之上,外部浮浅之分;骨髓即皮肤之下,外部深沉之分,与经络属表,藏府属里之例不同。……至于壮盛素热之人,或酒客辈感邪之初,寒未变热,阴邪闭伏热,阴凝于外,热郁于内,故内烦而不欲近衣,此所谓寒在皮肤,热在骨髓,药用辛凉必矣。一发之后,表解正和。”一说为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的一种辨证。《注解伤寒论》:“皮肤言浅,骨髓言深;皮肤言外,骨髓言内。身热欲得衣者,表热里寒也;身寒不欲衣者,表寒里热也。”《医宗金鉴》作寒热真假解。如“身大热,谓通身内外皆热,三阳证也。反欲近衣者,乃是假热虽在皮肤之浅,而真寒实在骨髓之深,阴极似阳证也。身大寒,谓通身内外皆寒,三阴证也。反不欲近衣者,乃是假寒虽在皮肤之浅,而真热实在骨髓之深,阳极似阴证也。”参见热在皮肤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薛氏湿热论歌诀

    书名。清·王泰林编。本书系将薛雪《湿热条辨》的方剂汇编成歌诀,并加注说明。现有《王旭高医书六种》本等。

  • 睛中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针灸大成》:“睛中二穴,在黑眼珠正中,……治一切内障,年久不能视物。”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金针拨白内障术。

  • 代荣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医鉴》1卷,已佚。

  • 胃怯汗

    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胃虚汗。详该条。

  • 髭疔

    病名。上唇所生须为髭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二:“髭疗生于髭中。”证治见疔疮条。

  • 八髎

    即经穴上髎、次髎、中髎、下髎之合称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八髎在腰尻分间。”具体部位相当于骶骨上的四对骶后孔。左右共八穴,故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医经

    指中医的古典著作。①《汉书艺文志·方技略》载有汉以前的医书七部共216卷,称为医经,即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黄帝外经》、《扁鹊内经》、《扁鹊外经》、《白氏内经》、《白氏外经》和《旁篇》。②后世有称《黄帝内经

  • 熊戏

    导引法,系模仿熊的动作的一种体操健身活动,最早见战国(公元前475~221年)《庄子》:“熊经鸟伸。”马王堆汉墓出土的《导引图》中也有熊的摹仿动作,亦称熊经。《后汉书·华佗传》始列入五禽戏中,但无动作

  • 黄蜂出洞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掐心经、劳宫和推三关后,将两手拇指并拢在前,余四指随后,在小儿前臂屈侧部,由腕横纹处向上一捏一放,然后再掐八卦中的离、坎两穴。《针灸大成》卷十:“大热。做法:先掐

  • 阴中之少阳

    ①指肝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阴中之少阳,肝也。”②指足少阳胆经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:“厥阴之表,名曰少阳,少阳根起于窍阴,名曰阴中之少阳。”③指足部之阳经。《灵枢·阴阳系日月》:“足之阳者,阴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