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热痰

热痰

痰证之一。①指痰水与热相搏的病症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痰饮诸病候》:“热痰者,谓饮水浆,结积所生也。言阴阳否膈,上焦生热,热气与痰水相搏,聚而不散,故令身体虚热,逆害饮食,头面噏噏而热,故云热痰也。”②即火痰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:“若由于外感而生者,……四曰热痰,即火痰也。多烦热燥结,头面烘热,或为眼烂喉闭癫狂嘈杂,懊憹怔忡,其色亦黄,宜清气化痰丸清热导痰汤。”③指痰聚于心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:“在心曰热痰,其色赤,结如胶而坚,多烦热,心痛口干唇燥,喜笑,脉必洪,宜半黄丸。”一名心经热痰。参见该条。④指素有痰疾因外感而喘咯咳唾者。《泰定养生主论》:“热痰者,因食辛辣烧炙煎煿,重裀厚褥及天时郁勃而然也。……此皆素抱痰疾者,因风寒气热味而喘咯咳唾,非别有此五种之痰。”参见痰证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鲍相璈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官吏兼医家。善化(今湖南长沙)人。注重验方治病,广求博搜,于道光年间编成《验方新编》,刊行于世。

  • 胎死腹中

    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即子死腹中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丛柏叶

    见《闽东本草》。即侧柏叶,详该条。

  • 膏肓病

    病证名。①指危重病证。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。”膏肓部位有指为膈中者。《外台秘要·五膈》:“膈中之患,名曰膏肓。”②指劳嗽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

  • 沈氏头瘟汤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方。川芎一钱,桔梗、防风、荆芥穗各一钱半,柴胡七分,黄芩、当归尾各二钱。水煎服。治大头瘟初起一、二日者。若阳明邪盛者,加葛根、厚朴各一钱半。

  • 野茄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苍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医略十三篇

    书名。14卷。清·蒋宝素撰。刊于1840年。本书为作者所撰的《医略》(共87卷)中的六淫门,计13卷,并附方1卷。书中对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及疟、痢、霍乱、瘴气等的辨证治疗分别作了简要论述,并附医案

  • 羽客

    【介绍】:即道士。传说燕昭王(公元前312~279年间)曾召大臣甘需,想学长生久视的方法,甘需给了他一件羽毛做的衣服(据《拾遗记》)。后人遂据道士为羽客。

  • 徐灵胎医学全书

    清·徐大椿撰。16种。此书是在1764年徐氏自刊的《徐氏医书六种》基础上增辑而成。计有《难经经释》、《医学源流论》、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、《医贯砭》、《伤寒论类方》、《兰台轨范》、《洄溪医案》、《慎疾

  • ①(shí),通蚀。侵蚀、消耗、损伤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壮火食气。”②(sì),同饲。供给、依靠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精食气”,“形食味”。③饮食。《素问·病能论》:“食入于阴,长气于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