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臭,古通嗅。指因嗅吸污毒气体而引起的头痛。见《证治准绳·头痛》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头痛》:“有臭毒头痛,必烦闷恶心,宜炒香附一味煎。”亦有兼腹部疼痛。宜辨别毒气性质进行救治。参见头痛条。
《时疫白喉捷要》方。又名善后养正汤。炒山药、制何首乌、熟地黄各四钱,玉竹五钱,生地黄、麦门冬、女贞子、茯苓各三钱,酒白芍药、天花粉各二钱。水煎服。治白喉病愈之后,元气虚甚者。
【介绍】:见臧中立条。
食疗著作。1卷。清·王士雄撰。刊于1861年。本书收录供食疗的药物330种,分为水饮、谷食、调和、蔬食、果食、毛羽、鳞介七类,对各药的性能及其医疗用途、处方等均有较详细的说明。现有《潜斋医书五种》本。
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,阴以阳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,所谓“阳气根于阴,阴气根于阳,无阴则阳无以生,无阳则阴无以化,全阴则阳气不极,全阳则阴气不穷。”(王冰注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)在人体来说,阴所代
病证名。双眼赤而肿痛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二:“夫肝气通于目,脏内有热,与胸膈痰饮相搏,熏渍于肝,热气冲发于目,故令眼赤痛。”治宜清热泻肝之剂,如小防风汤(《证治准绳》:大黄、栀子、甘草、赤芍、当归、
古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七。又称水毒病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肺脏壅毒,大肠积热,肝家有风,致令眼睑皮肉上下有肉如粟粒相似。唯多泪出涩痛,如米隐一般。积久年深,翳膜昏暗,渐渐加重,此眼切宜三五度镰洗出血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廿二更主
指体内水湿停滞。由脾肾阳虚,运化水湿功能障碍所致。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、腹泻、腹胀、尿少、面黄、浮肿、舌质淡苔润、脉濡缓等。治当健脾温肾利湿。
病证名。见《原机启微》。即尘埃入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