疠气
即戾气。详该条。
即戾气。详该条。
与阴相对的一类事物或性质。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阴阳是贯串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,阳一般代表轻清的、功能的、亢进的、运动的、上升的或热性的一面;阴一般代表重浊的、形质的、衰退的、静止的、下降的或寒性的一面
【介绍】:见缪希雍条。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甘草小麦大枣汤,见该条。
病名。疽之发于膻中穴者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又名膻中发疽、膻中发。多为脏腑不和,气郁所致。初起如粟,色紫坚硬,逐渐焮红肿痛,憎寒壮热。治宜急服仙方活命饮加苏叶、薄荷汗之;如烦躁作呕,唇焦渴饮,宜夺命丹
【介绍】:五代药学家。一说宋药学家。姓大、名明,《鄞县志》记载为四明(今浙江鄞县)人,《古今医统》记载为雁门(今山西代县)人,对药物很有研究,在诸家本草和当代用药经验的基础上,以药物的寒温、性味、华实
病证名。出《经效产宝·续编》。多因产后败血不去,停积于心;产后气血两脱,心气虚不能上通于舌,或痰热乘心,心气闭塞所致。败血停心者,症见面色紫黑,心闷,治宜活血开郁,方用芎归汤合七珍散(人参、石菖蒲、生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见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牡荆子,详该条。
即妊娠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,妊子也。”详妊娠条。
参见新修本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