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疮疡清热法

疮疡清热法

疮疡内治法则之一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热者寒之。”凡疮疡阳证多与热毒有关,故不论其初起、成脓、溃后,凡具有实热火毒之证,如局部红、肿、热、痛,溃出脓稠,兼见发热烦躁口渴,甚则神昏谵语,脉数,舌红或绛,苔黄者,均可用寒凉药以清之。临证应有区别,热在气分者,用苦寒泻火法,如黄连解毒汤之类;热在血分者,用凉血清热法,如犀角地黄汤之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汪宦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子良,号心谷。安徽祁门人。年轻时学儒,后来弃儒学医。研究《内经》,对王冰注释《素问》有所评议和质疑,著有《医学质疑》(今存抄本)、《统属诊法》、

  • 浴儿法

    出《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洗浴婴儿,是为初生婴儿去除污秽,清洁皮肤,具有防止皮肤病和疮疖的作用。洗浴的水,前人用桃、槐、桑、梅、柳五枝煎成,临浴时,要选择在无风的地方,洗浴的时间要适可而止,注意脐带的干燥,

  • 驴耳朵菜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紫菀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经断

    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指经水断绝。详该条。

  • 张抱一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培明条。

  • 黄猛菜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钩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李洞元

    【生卒】:公元七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在唐太宗时为医博士。《齐东野语》记述:长孙后怀高宗数日不能分娩,李以针刺催产获效。

  • 少阴三急下

    指急性热病少阴阴液耗伤,又见阳明燥实内结的三种急下证。《伤寒论·辨少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少阴病,六七日,腹胀不大便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”“少阴病,自利清水,色纯清,心下必痛,口干燥者,可下之,宜大承

  • 第五伦

    【介绍】:东汉时期医生。字伯鱼。京兆长陵(今陕西咸阳)人,曾作过医工长。

  • 胞胀不下

    病证名。黄兴德《胎产集要》:“胞胀不下,因败血流入胞中,即胀大。”治法参见胞衣不下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