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疳气耳聋

疳气耳聋

病证名。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疳气攻肾出现的耳聋而兼有阴肿的证候。肾开窍于耳,疳气攻肾则肾气虚即不能上充于耳,影响听力减退,甚则耳聋,兼有阴部肿大,属邪实正虚之象。治宜先祛其疳气,用牵牛研末煨猪腰子服;继服六味地黄丸

猜你喜欢

  • 积吐

    病证名。指宿食积滞不消而引起的呕吐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积吐,眼胞浮,面微黄,足冷肚热,昼轻夜重,儿大者脉沉缓,此宿冷滞脾,故吐黄酸水;或有清痰,脉实而滑,为食积所伤,吐酸馊气;或宿食并出,儿小者,

  • 脾虚带下

    病证名。由于脾失健运,聚湿下注,伤及任、带二脉而致带下量多,色白或淡黄,无臭,如涕如唾,连绵不断,并见面色淡黄,精神疲倦,不思饮食,腰痠腹坠,或下肢浮肿,大便溏泻等。治宜健脾益气,升阳除湿。方用完带汤

  • 掐大指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针灸大成》卷十:“小儿喉中气响,掐大指第二节。”

  • 寒毒下利

    病证名。指下利之因寒毒所致者。《卫生宝鉴·补遗》:“寒毒下利,脐下寒,腹胀满,大便或黄白,或清黑,或有清谷。治用理中汤,或四逆汤,或白通汤。”参见寒泄、下利条。

  • 金疮中风痉

    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八。即破伤风。详该条。

  • 癀走

    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即走黄。见该条。

  • 济众新编

    综合性医书。朝鲜·康命吉撰。8卷。刊于1799年。参阅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及历代方书二十余种,删繁取要,间附己见,分类编成。卷1~7分述临床各科多种病证,首脉法、次证治;卷8药性歌,辑录《万病回春》、《

  • 目系

    又名眼系、目本。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。相当于视神经等。《灵枢·大惑论》:“故邪中于项,因逢其身之虚,其入深,则随眼系以入于脑。入于脑则脑转,脑转则引目系急。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。”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心手少

  • 驱绦汤

    经验方。见《方剂学》(广州中医学院)。南瓜子肉,槟榔片。先将南瓜子肉略炒香,嚼烂吞服,隔1~2小时再服槟榔煎成的浓汁,约4小时后,腹泻排出虫体。如无腹泻,可加玄明粉开水冲服;如头节未驱下,隔半月后再服

  • 断肠草中毒

    病名。断肠草又名钩吻、胡蔓藤、烂肠草、黄藤、毒根等。因误服断肠草中毒。详钩吻中毒条